信阳消息(记者 张勇)丹桂飘香,秋高稻熟,我市各县区农民正陆续开镰收割水稻。

新县千斤乡余店村村民早在6日就开始收割水稻,由于连续下雨,部分被割倒的水稻摊在稻田里。13日雨过天晴,农民又开始大面积抢收水稻。

“由于山区农民田地少,同时,稻田都处在山洼里,所以不适宜用大型机具收割。这么多年,我们这里的农民都是人工收割水稻。”千斤乡党委副书记李胜说。

罗山县龙山乡曹堰村农民祁永福今年种植了30多亩水稻。由于抗旱及时,水稻长势良好。12日上午,祁永福请的大型收割机已开到他家门口。“以往都是人工收割,不仅慢而且人太受累。假如遇上连阴天,差不多一个月也割不完。现在有了收割机,两三天就能把稻谷收回来,不再担心天阴下雨了。”祁永福说。

“由于夏季干旱,我今年种植的水稻预计减产3成。好在我的稻田是低洼田,还能收7成,我组里其他村民的水稻都旱死了。”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小庙村村民徐大洲说。

今年干旱缺水,徐大洲只种植了2亩多水稻。由于水稻抽穗期灌溉跟不上,水稻减产成定局。

徐大洲说,去年是请收割机割的水稻,今年没法再请收割机了。一是大部分村民的水稻都旱死了,只有零星的水稻,收割机不愿意来。二是今年稻谷减产,收上来的稻谷价钱还抵不上请收割机的费用,不划算,还是人工慢慢收割吧。

13日,徐大洲磨好镰刀,趁天气晴好准备收割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