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7月以来,受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我市蔬菜整体价格不断上涨,其中叶类蔬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惊人。香菜15元/斤的零售价格比猪肉还贵,10元钱的茼蒿不够仨人吃,市民直喊“菜篮子”太沉。就此现象,记者连续两天深入采访了买卖双方、种植基地及监测部门,了解情况,追究原因,探寻走势。

本报记者 王 洋 马依钒

菜价“涨”声一片

“现在买两元钱的小白菜,还不够炒一盘的,去年这个时候两元钱可以买一两斤,真是上涨得厉害。”近日,记者走访市区的大小菜市场、超市,经常能听到关于菜价上涨的抱怨,而人们数落最多的要数叶类蔬菜。

昨日,记者走访市区的几家超市看到,叶类蔬菜的价格,近期快赶上猪肉价了,比如香菜,一家超市的最高标价是15元/斤,而上周我市商务局发布的肉类平均零售价格为14.44元/斤。再普通不过的小白菜去年同期只卖一两元钱一斤,今年则飙升到了四五元钱一斤,有市民感叹有这价格还不如买点鱼类,补充些蛋白质。而涮火锅常用的茼蒿每斤在10元左右,油麦菜、荆芥、萝卜秧、生菜、上海青等也是不甘示弱,价格大都在5元/斤到10元/斤,这样算下来,一顿家常便饭也不再便宜。

除了叶类蔬菜,一些做菜的作料如辣椒、香葱、姜等也是“涨”声一片。“平时我们家最喜欢用砀山椒了,去年价格还在2元/斤左右,今年都涨到了4元/斤。”在胜利路菜市场,一位正在买辣椒的市民告诉记者,做菜经常会用到的香葱,去年才一两元每斤,今年一般都要三四元每斤,好一点的要卖五六元每斤,“这些作料的价格都快超过主菜了,我感觉近期蔬菜价格普遍有所上涨。”

而市商务局发布的上周我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我市蔬菜类平均批发价格,较前一周价格上涨了0.93%。在被监测的18种蔬菜中9种价格上涨,不少叶类蔬菜在此行列,涨幅为2.13%~38.1%。

市民直喊“菜篮子”太沉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菜价上涨了。”3日上午,在市区东关菜市场,买菜的刘先生套用当下的一句网络热词形容当前菜价涨势猛烈。刘先生告诉记者,前一天早上他买了10元钱的茼蒿,中午炒好端上餐桌,结果一家三口人还没夹几筷子,餐盘就已见了底。

市民李军华在新华西路经营早餐店,4日上午,他到大洋蔬菜批发市场购买香菜,“这段时间荆芥和香菜的价格确实太贵,可是牛肉汤方便面和热干面都少不了这两种提味蔬菜,不买也没有办法。”香菜和荆芥价格的上涨让他叫苦不迭。

“菜价的上涨直接拉高了生活成本,家里每月的生活费比以前多了30%。”“过去买肉要考虑,现在是买菜得三思。家里一个星期以来,天天吃空心菜,这个便宜,其他蔬菜实在太贵。”近期,在市区各个菜市场里,此类抱怨声不少,而抱怨声的背后是菜价确实涨了。

上涨的菜价没有让菜贩收入更多,相反,许多蔬菜批发商直喊“生意难做”。4日上午11时,在大洋蔬菜批发市场里,从事蔬菜批发已经20多年的刘世海指着还没卖完的香菜和小白菜告诉记者,“快到中午了,还剩下很多都没卖完。现在香菜那么贵,市民都是能不买就不买,餐馆为了节省开支也会尽量少买。”据他介绍,这两个月来,受干旱和暴雨天气的影响,省内的蔬菜供应量急剧下降,很多平时本市或者本省就能正常供应的蔬菜都得从河北、山东等外省运过来。多出的运费开支和市民购买意愿的降低使蔬菜批发生意非常难做。

受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

那么,今年蔬菜价格怎么会高出往年这么多呢?我市蔬菜和其他省市一样,一部分来自于本地,一部分靠从其他城市运输。据了解,由于前段时间,我市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随后又被暴雨袭击,导致本地蔬菜供应减少,很多菜都靠外地输入,成本高出许多,所以“菜篮子”也一路越拎越重。

3日下午,记者来到我市较为集中的蔬菜种植基地——五星办事处琵琶山村,村民柯世勇正在自家地里锄地,准备重新撒上芹菜种子。据他介绍,今年的天气,对蔬菜的种植和收成影响非常大。往年这个时候,他已经种了好几季儿蔬菜,今年由于天气原因,收获成功的只有一季儿。“我家有三亩地,春上那一季儿算是收获成功,但这一季儿菜没赶上好时候,先是干得不行,不下雨浇点水不管用,打蔫、发黄,好不容易盼了一场雨,可又下得太大,再加上前段时间因干旱土壤太干,一下雨土都被冲走了,苗也被淹死了。”柯世勇说。而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琵琶山村里不少村民身上。在采访中,村民杨中琴一直指着自家地连连说“可惜”,上面被泥土打压的芹菜苗还若隐若现。她告诉记者,前一阵下雨,人在菜地里,水都淹到了膝盖处,芹菜苗肯定是不行了。“今年种菜不好,不仅没菜可卖,连我们自己家吃菜,还要到街上去买。”杨中琴说。

在位于长安路上的大洋蔬菜批发市场内,记者看到,这里的蔬菜批发价格也不便宜。葱的批发价2元/斤,这个价格比往年的零售价还高。卖相好一点的小青菜批发价在2.7元/斤,差一点儿的也要2元/斤。批发商柳梦龙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小白菜批发价大都在0.7元/斤~0.8元/斤,零售价1元多,今年的价格确实有点高。

不过,他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往年,本地蔬菜供应较多时,价格便宜,去外地拉菜都赔本,今年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只能外出运输。而去外地运菜回来批发,光油费每斤都要加0.3元钱,再加上去之前,经济人的代购费,每斤又加了0.1元钱,各种成本算上,批发价格上涨是必然。

一个月的风调雨顺就能换来菜价回落

马上就到中秋节了,蔬菜的价格还会持续上涨吗?菜价过高的现实让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担心。

市商务局对我市上周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的分析显示,由于近期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少雨,部分蔬菜产量减少,流通成本增加,导致蔬菜价格上涨。预计短期内我市蔬菜批发价格将在目前价位小幅上涨。

“菜价短期内应该很难降下来,但是一个月的风调雨顺就能换来蔬菜价格的回落。”琵琶山农业科技协会的理事长管仁芳告诉记者,因近期光照充足,所以土壤水分也相对充足,郊区的菜农都在忙着重新播种蔬菜,如果天气晴朗,风调雨顺,新一茬的本地蔬菜很快就能集中上市。而且从全国范围来看,情况跟我市较为相似,到时就能较大地缓解菜价持续上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