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去姥爷家帮姥爷剥板栗。
走进姥爷家旧房子的大门,就看见地上堆着一大堆绿中带咖啡色的“小刺猬”。有的袒露着肚皮,吐露出里面棕褐色的板栗;有的用浑身的刺包裹着,正等着我们去打开。
我拿起剪刀,专门挑那些裂开了的板栗球来剥。我学着姥爷开“刺猬肚”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左脚踩住一半,右脚踩住另一半,使劲往外一掰。“啪!”“小刺猬”分成了两半,从里面蹦出了个“三胞胎”。这“三胞胎”个个都穿着油亮的棕色大衣,头上长着一根毛,活像胖嘟嘟的小娃娃。我欣喜万分,赶紧把这几个“刺猬宝宝”捡进篮子里。
很快,那些炸开了的板栗球被我们剥完了,接着就该来对付那些青板栗了。我夹了一个青板栗球,左脚把它踩紧,操起剪刀拼命剥起来。可是折腾了半天也不见哪儿裂开,急得我不知怎么办才好。
“哎哟!”我叫了一声,马上缩回了手,只见左手食指上扎进了一根小刺。“嘿,自我保护能力还挺强。小样!不信我还制服不了你!”看着“青刺猬”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拔掉手上的刺,决心要征服这只顽固的“小刺猬”。
旁边的姥爷看到了这一幕,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我的傻外孙,蛮干可不行哦?”姥爷夹起一个青板栗球,接着说:“你看,板栗球的这一面是不是有两道缝,成十字形?只要拿剪刀对准这条长缝,夹紧,再往右一掰,很容易就能把它打开。”姥爷一边说一边做示范。我仔细地看着,认真地听着,然后按照姥爷教的方法去做。果然,那只不听话的“刺猬”终于生出了个“宝宝”,可惜,只是个独子,不过个儿挺大的。我一个接一个地剥,动作越来越娴熟了,不一会儿就剥了大半篮子。拿到秤上一称,哇噻,足足有20多斤呢!可把我乐坏了。
这次剥板栗,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还明白了不少的道理。
(新县城关一小六<2>班 徐帆 辅导教师:汤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