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作为南北铁路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前几年,陆续在市区的多个与铁路有交汇的路段修建了涵洞以方便出行。然而,随着近些年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涵洞的存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近两年,由于暴雨也导致了悲痛事件的发生。本期《民生会客厅》就以此事为话题,邀请大家谈谈看法。
出租车司机陈其发:作为一个开了近二十年车的老司机,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近些年市区的机动车越来越多了,二十世纪修建的涵洞当然不能适应现在日趋繁忙的交通,而且在车流量大的路段已经成了堵车的“罪魁祸首”,过个涵洞花十几分钟是常事。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路也越来越宽,但是涵洞始终没有变,这有点像在本来顺畅宽敞的道路上硬打上了一个“结”,希望有关部门考虑能不能把涵洞加宽。
市政管理处业务科科长徐智:涵洞地势较低,下暴雨雨水倒灌快,再加上路面的泥土、垃圾很容易阻塞排水系统,所以一下暴雨涵洞就容易漫灌。在涵洞两侧我们都设置有抽水泵,可以将积水通过地下管道排到河道。去年,市政还在5处涵洞内设置了水位标尺方便行人参考。鉴于近些年涵洞存在的问题,市政部门也起草了相应的改造措施,经过论证后会尽快实施。在此,也提醒行人遇到暴雨天气时,行人和司机千万不要贸然通行。
市民王先生:我在羊山新区上班,但是家住在老城区,一到夏季暴雨天气,老城区通往羊山新区的道路基本上就受阻,如果通过的道路不止一条,很多市民也不会去冒险涉水了。另外,涵洞两侧人行道排水不畅也会都汇集到涵洞里来,希望能够改进。
市民徐先生:涵洞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随着发展应该会越来越凸显,如果将来能改进的话不妨向大城市借鉴一下改造成高架桥。虽然造价会比涵洞高几倍,但是能解决根本问题,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有利。
@竹林菲菲:去年暴雨水漫四一路涵洞,有行人在此因为触电身亡,前几天暴雨又有行人在此因为摔倒意外溺亡,这些意外事故的背后肯定有着某些必然的因素。现在只要下暴雨,我都不敢从涵洞走了,生怕出点什么意外。
@乐此不疲:上面跑火车,下面走汽车,可以说涵洞见证了信阳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如果有一天它们因为城市的发展而拆除,我觉得是一种遗憾,还是建议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吧。
(本报记者 徐 杰 刘 方 整理)
欢迎关注“民生会客厅”专栏,欢迎您积极与我们互动,就当是在自己家里聊天一样,有问题谈问题,有建议提建议。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互动:请拨打晚报新闻热线13303766110和我们交流;也可以将意见和建议以文字形式发送给我们,邮箱账号:xywbnews@126.com;或者登录腾讯微博,@信阳晚报社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