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这首传唱了十余年的叙亲情歌曲被纳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并开始实施。此前的相关法律主要规定的是在物质层面的义务,本次倡导性的法律条文,重在提倡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应较多地给老年人以精神上的慰藉。经常看望或问候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主要形式,提倡子女、孙辈尽孝道,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我认为,“常回家看看”入法在中国的意义,更多是在道德里。

一、“常回家看看”入法是面镜子,照出部分人社会道德的阴暗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认为,以法为镜,可以照妖精。“常回家看看”入法生效后,就成一面照妖镜子,立即照出一些人的道德阴暗面。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些人,把“常回家看看”只作为口号喊喊,自以为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并插上了彩旗。在行动上,他们却总找各种借口,很少给老人以“零距离”的看望。他们对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漠不关心,赡养照顾安慰老人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常回家看看”入法是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是现身妖魔鬼怪的精良“法器”。

二、“常回家看看”入法是把尺子,丈量出人与人社会道德的差距。子欲孝,亲不待。只争朝夕,赡养老人,无疑是中国社会的道德标杆,儒家文明的精神典范。但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人总找太多的借口,常没回家看看。探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一是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使然。人们为了生活的更好些,为了实现心中的小资梦想。农村青年必须到城里打拼,小城市青年需要到大城市奋斗。告别父母,远离亲人,少年就踏上征程。多年以后,蓦然回首,年迈的父母早已无力地等待在村头。“常回家看看”作为法律的尺子和道德的标杆,应该成为理想和道德天平两端共同承载并要好好完成的历史重量。二是文革错误思想流毒的影响。尤其是“批林批孔运动”后,学生批斗老师,孩子与父母决裂,无产阶级革命关系淹没了人世间最伟大的血肉亲情,社会道德水平滑到冰点。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是拿起这把法律尺子,好好丈量每一位中华儿女社会道德高低的时候了。

三、“常回家看看”入法是副梯子,将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常回家看看”入法,也就为社会伦理设置了一条底线,全社会尽孝不再是没有底线,没有约束。将“孝敬”这种精神层面的道德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将有效规范善恶价值观和弘扬正向能量精神。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老百姓心目中再次有了书面明确标准。“常回家看看”入法这副梯子,将较好地提升全社会道德底线和水平。

“常回家看看”入法昭告国人:孝敬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不孝子孙将有法律伺候。 (林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