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徐 杰 实习生 张宏信 陈革荣) 本周六将进入三伏天,此时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气血充盈,肌肤毛细血管扩张,脏腑气血,汗腺分泌增加,通过穴位贴敷中药起到药物、穴位的双重作用,既能让局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又刺激了经络穴位,从而发挥了最大的药理作用,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而贴“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手段。记者昨日走访发现,我市一些医疗机构都有“三伏贴”贴敷。医生也提醒,“三伏贴”不是人人都能贴,也要因人而异。
昨日,记者在市中医院看到,该院针灸科、颈肩腰腿病科、耳鼻喉科等科室都结合本科室的特点推出了“三伏贴”,在医院醒目的地方,还有专门的咨询处。据该院主治医生闫文琴介绍,中医院是最早开始使用“冬病夏治——三伏贴”这种治疗方法的,从1985年至今已经有了28年的历史。
闫医生说,“三伏贴”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一定的药物制作成贴敷膏,三伏天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贴敷,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三伏贴”一般适用于虚寒体质的人,自推出“三伏贴”以来,通过对万余人次的治疗观察,大多数病人都取得了满意效果。一般3年为一个疗程,坚持治疗效果会更佳。
据介绍,传统贴敷“三伏贴”的时间为农历三伏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共贴3次,如果出现润伏(20天),可间隔10天加贴一次。
闫医生说,“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的疾病有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颈肩腰腿痛等。这类疾病多以阳虚为主,而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因此治疗时收效最佳。
“我一直有内风湿性关节炎,一到冬天、阴雨天的时候腿特疼,在夏季的时候连裙子都不敢穿。我是去年开始治疗的,今年腿好多了,没以前那么疼了。”在该院针灸科,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她已经敷贴过“三伏贴”,感觉效果不错,今年为了方便起见,就提前过来预约挂号。
不过闫医生也强调,“冬病夏治”并不能治百病,“三伏贴”的治疗也要因人而异,如感染性疾病者、严重高血压、皮肤过敏的患者贴时就要注意,对于皮肤细嫩的孩童,贴的时间也要适当减短。患者在治疗期间也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生冷食物。接受贴敷治疗后,一般应按照规定时间把贴药撕除,如果在贴敷过程中感到皮肤特别灼痛,可随时撕除。去除贴药后如果局部出现水泡是正常现象,可自行涂一些医用药水,结痂后自然去痂即可,但要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