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从事公益工作的张云明在网上发布了一组图片,内容为云南丽江永胜县东山乡东江小学学生用江水泡饭。该校校长回应称,学生接江水泡饭是生活习惯。(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20版)

平心而论,假如从未去过这样的学校,的确很难接受此情此景。然而,难以置信的情形,却未必就不是客观的现实。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丽江不仅是个旅游胜地,更是心向往之的理想天堂,生活在那里的人应无比幸福才是,那里的学生吃“江水泡饭”自然是超乎人们想象。

笔者曾去过川南以及滇西北的一些县乡小学,尽管作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当地一些古城和旅游热点的确是生意兴隆,然而,只要稍微往周围的山区深入一些,就会发现亮丽外表下的另一面。笔者曾经去过附近的一所山区小学,虽然离这些繁华的旅游目的地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但贫困却已毫无遮掩地显露出来。尽管有了营养餐的补贴,但学校能够做到的顶多是让孩子们填饱肚子。

笔者曾在一所小学和那里的孩子共进午餐,孩子们主要靠一个洗澡盆里装的米饭充饥,菜基本毫无油水。由于在家也常常吃不饱饭,为了便于下咽,泡凉水吃饭的确是这些孩子的习惯(在这方面,校长的确并未撒谎)。而能够有水龙头的校园,甚至还是不错的。笔者去的那所小学,当时连个水龙头都还没有。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能用上水龙头,吃上“江水泡饭”,恐怕还是一种奢侈。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江水泡饭”,其实还不能简单地出于同情,便质疑现实的窘境。“江水泡饭”这一当地学生习以为常,甚至连他们的父母都并不在意的事情,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恰恰是触目惊心的贫富差距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而这要比“江水泡饭”更加难以下咽。 (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