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五月节。吃粽子、插艾蒿、佩香囊、赛龙舟等习俗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尽管生活节奏变快、质量变好、工作变得繁忙,但我们依然需要在这样的节日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历史,体味先贤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感受美好生活。

属于我们的端午节习俗

包粽子、做香包、吃鸡蛋样样不能少

“粽子昨天就包好了,在冰箱里放着呢!”提起即将到来的端午节,67岁的陈金凤老人告诉记者,今年只是包了些粽子,计划端午节当天全家人吃个团圆饭。

“买了两斤糯米,就包了20个小粽子,多了也没人吃,浪费。”陈金凤说道,生活越来越好了,平日里不缺东西,所以节日基本上不用准备过多的东西。

“近些年节日的气氛真是有点淡了,以前的端午节,哪家不是提前几天都开始忙活起来了。”陈金凤告诉记者,以往的端午节,陈金凤可不像现在这样“马马虎虎”度过,提前几天就得准备粽叶、糯米包粽子,每次还要包够全家人吃几天的分量。“那时候生活苦,端午节吃上粽子是件特别高兴的事儿,小孩子都抢着吃。”

此外,陈金凤还告诉记者,给小孩子做香包也是必不可少的,收拾点碎布缝成各种样式的香包是孩子的最爱。

等到端午节当天是最忙碌的,一早起来炸油条、煮鸡蛋、煮蒜头、给孩子涂雄黄酒,“真是一刻也停不下来。”陈金凤告诉记者,煮完鸡蛋和蒜头的水也不能倒掉,大人小孩儿用这个水来洗脸,这样一整年就不会害眼病了。

艾蒿插门楣,辟邪招百福

端午节,在门前插艾蒿也是信阳必不可少的风俗之一。端午节早晨,或是在端午节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会将艾蒿插在门楣上以“辟邪”。尽管已经搬到城市里多年,62岁的任大爷在每年端午节来临时,依然会保留这样的传统习俗。房门上没有插艾蒿的地方,他会用胶带固定几枝粘在门头上。

“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断!”任大爷这样说道,他告诉记者,打从他记事起,每年的端午节,自家的门楣还有房梁上都会放着一大捆艾蒿,小时候,尽管是农忙季节,父亲也会放下手中的活,带着他去河边、野地里割艾蒿,到后来他自己有了孩子,又是由他带着孩子去割艾蒿,就这样成习惯,一辈辈传承下来。

“艾蒿能驱蚊杀虫辟邪,听老人们说还可以招纳百福,是个好东西。”现如今,已在城市里生活的任大爷每年都会去菜市场买上一大捆艾蒿回家,还会嘱咐老伴儿用艾蒿煮水,用来给小孙子洗澡擦身。

系五彩线,驱“五毒”

提起端午节,或许每个人在12岁之前都会有这样的一段记忆:一觉睡醒,突然发现自己的脖子、手腕、还有脚脖上全被五彩线环绕着,而且妈妈还会千叮咛万嘱咐不能随便摘掉。

据了解,在古代,五彩线又被称作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时将红、黄、白、青、黑颜色的线用手搓成彩色绳系到手臂上,有长命的说法。

“小时候,一到端午节,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妈妈给系五彩线和做香包。”80后的胡悦告诉记者,小朋友们总会聚在一起比比谁的彩线和香包最好看。“妈妈说系五彩线的时候,不能说话,所以她总是在我和哥哥睡着的时候偷偷给我们系上。”

“彩线系上后,是不能随意摘掉,要等到端午节后第一场雨发水了,才能取下来,扔到河里。”胡悦说道,妈妈告诉她这样的寓意是将这一年的病痛都让五彩线带走,然后就能健健康康的了。

这样的习惯,在胡悦自己做了妈妈后也依然保留着,今年的端午节,她将会给自己的宝贝女儿第一次系上五彩线。

信阳可以在传承端午节上有更多行动

“端午节与元宵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三大节,但端午节在信阳人的生活中,所受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他两个节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王清丰说。

对于端午节受重视程度低于其他两个节日的原因,王清丰说,一来是因为端午节的时间正处于农忙季节,老百姓过节的时间相对较少;二来是城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使得各种节庆活动的热烈程度、受重视程度都会打折扣,三是楚文化在信阳的传承相对较差。这样一来,端午节在很多信阳人的生活中成了一个符号化的东西。“端午节的习俗,在一些农村地区保留得更好。”

前些年,我市曾围绕端午节举办过龙舟比赛等活动,但近年来这些活动也没能坚持下去,围绕端午节的活动也有,但基本上都在民间。“就历史的角度看,信阳是豫风楚韵,并且楚文化的成分要大一些。信阳可以在传承端午节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有更多的行动,我们也有这个条件,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端午节是以纪念个人而产生的节日,这在全世界也不多。屈原本身是个忧国忧民的人,文学修养也很高,这些都是我们在纪念屈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可以开发的内容。”王清丰说。

“一个节日的传承,应该是政府引导,民间参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科科长罗光辉说。

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记者选取了以下三种介绍:

一是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船只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是纪念伍子胥。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三是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记者手记

吃粽子,插艾蒿,挂香包,虽然现在的传统节日跟以前相比过得“精简”了许多,但是流传下来的习俗仍然保持着,已经根深蒂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好像是到这一天,就应该这样做。现在过节已经不再是“过嘴瘾”,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吃的喝的都跟过节没两样。过节更多的是文化层面上的继承。文化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并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

除了传统习俗的传承,现在过节的另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团聚。平时有工作,日常有应酬,而到了传统的节日,回家陪父母是大多数人的心愿。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在一起,粗茶淡饭也是福。再忙碌的生活也要停一停,过节,跟家人相处,让自己歇歇,也让生活丰富多彩。

本版策划:曾宪科 执行人员:记者 杨长喜 见习记者 吴楠 李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