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他对此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微博引发网友声讨,人肉“题名者”众多。
5月25日,这名孩子及其父母主动给媒体打电话,向埃及、向全国的人们道歉。(5月26日《新京报》)
这个丁锦昊才14岁,刻画“到此一游”,是父母管教失责,当地导游也存在失职问题,该检讨的就检讨,网友声讨、人肉一个孩子,则有些过了。现在,“丁锦昊”竟成百度百科词条,中国公民在国外丑陋现象跟着词条逐一罗列,好似“丁锦昊”已成这类现象代名词。针对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这种方式可不可取?
丢丑到家门外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引人重视。争论的标准也很多元,在国外丢丑,人人大加笞伐,未成年人也要被“人肉”;丢丑到香港,就归罪香港市民鼻孔看人,小题大做,好似内地旅客不被待见。素质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模糊的国民形象,我们面对不同的镜子照着,照出了不一样的自己。
(文/肖畅 图/李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