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娘说:公路片通常指电影的叙事发展是以一段旅程为背景。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或者与别人的,与自我心灵的交流。

公路片诞生之初,多半是由当时好莱坞的青年导演执导,以反映青年人失落、孤独、愤懑和反叛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其主人公们多驾驶着各色汽车,怀着破碎的梦,疾驰在穷乡僻壤上。

于是当我们谈论公路片时,关注的多是《逍遥骑士》这样的鼻祖,《中央车站》那样的沉重,《摩托日记》这般的哲思,《末路狂花》那般的反抗。当然还有温情的《雨人》,凄美的《完美的世界》,暴力的《天生杀人狂》(昆汀的编剧可想而知),怪诞的《沙漠妖姬》……

我们也许忽视了可有可无的一种类型,公路喜剧片。是的,它们往往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深远的立意;也没有构建三观,剖析人性;甚至没有去思考生命,完善性格,但却并不妨碍它们在欢笑中踏上征程,寻求自由;或是在窘迫里寻找亲情,理解友谊,甚至在荒诞中哀叹现实,憧憬未来。

也许,对于公路喜剧片,你更多的是一笑而过。在电影的长河里,它们没留下过多的痕迹,更谈不上里程碑,默默的流淌与逝去。但是,不可否认,它们带给过我们许多的欢乐与感悟,就让我们用怀旧的心态来细数一下曾经的爆笑吧……

阿呆与阿瓜

印象中最早的公路喜剧片,基于金·凯瑞和杰夫·丹尼尔斯,喜剧片该有的一切都有了,但公路片的要素呢,相信你一定还记得那沙皮狗模样的送货车和两个傻蛋挤坐一块的微型摩托吧。是的,那就是公路片的另类行头。原本是两个损友钩心斗角追寻爱情的旅程,最后打动观众的却是患难之交难兄难弟拾回友谊的一段传说。这应该就是该片当年男生热捧,女生却无感的重要原因。

一个头两个大

主演还是金·凯瑞,导演也还是法拉利兄弟,可它却未能再现《阿呆与阿瓜》的辉煌。少了杰夫·丹尼尔斯这样的黄金搭档,一人分饰两角的金·凯瑞唱起了独角戏。但是,在这一刻众多双胞胎、双子座和双重性格灵魂附体!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虽说这的确让金·凯瑞有了更大的个人演技发挥空间,却失去了《阿呆与阿瓜》的精髓——那幼稚、真实、可爱甚至带些互虐与恶趣味的损友之情。

憨豆先生的黄金周

典型的憨豆电影与英式幽默,小人物的爆笑旅行。一路的自私自利与损人不利己,直到最后演变为助人为乐与众人皆大欢喜。憨豆完成了公路片应该具有的洗礼,但这不能保证他下次上路时仍然怀着以整人为快乐之本的原始憨豆心理。

亡命夺宝

还是有那令人忍俊不禁的憨豆,但沦为了好莱坞群戏里的一个不合群的笑料,证明了“人多力量大”有时也不见得就是真理。十足商业片的用意与老套的剧情注定它会沦为一部打着众多笑星招牌的公路夺宝喜剧,用过眼云烟来形容它非常准确,也体现了各路怪神云集造成的负面效应。

外星人保罗

有了黄金搭档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你还想奢望什么?也许是导演埃德加·赖特。是的,铁三角无可取代,但换上个外星人保罗也能勉强凑合。这个满口脏话、恶习集聚的家伙五毒俱全,比之后辈泰迪熊有过之而不及。它是ET外星人的成人限制级,也是众多可爱外来生物形象的颠覆恶搞。这当然不能怪它,怪只怪它降落地球之际时遇人不淑,碰上了集烂仔与傻逼于一身、融搞怪与恶趣于一体的卖萌二人组。和他们一起旅行你还能指望什么?

荒野大飚客

注意,这不是《荒野大镖客》,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当以约翰·特拉沃尔塔为首的一群大叔、大伯级别的老版F4决心穿上皮衣、围上头巾、骑上炫酷的哈里摩托,一起驶向落日余晖的蛮荒大道,去实现年轻时未尽之梦,重燃对中老年生活的热情与渴望时,会是怎样一幅景象?是的,《荒野大飚客》告诉了我们,那是快要散架的老身骨,随时有发作可能的心灵痔疮,磕磕碰碰的冒险旅行,力不从心的欲望幻想。随着一道道关隘的无厘头逾越,一重重磨难的脱线式克服,他们以合计200岁以上的年龄完成了从循规蹈矩到桀骜不驯的华丽转身,在不算漫长的旅途中找回了人生激情与心灵伙伴,嬗变成为一帮真正的“逍遥骑士”,括号老年版。

预产期

影片如果改名叫《当罗伯特·唐尼遇上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我想会更为具有广告效应,虽然这样片名会非常长,这全得怪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这个又怪又长的名字。但当看到他那张肥脸和贱表情时,你会恨不得把他揍成肉饼。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一段经历,你心急火燎、一分钟掰成两分钟使办理要事时,旁边总有个慢条斯理、啰里啰唆的家伙。他全身充满了负能量,磨磨蹭蹭还叽叽歪歪,小肚鸡肠还自怨自艾。你费尽心思无数次想把他赶下车却又不能,因为那是他的车。你想耍点手段暗算他却又于心不忍,因为他始终用着一双沾满眼屎却又可怜巴巴的无辜眼神看着心怀鬼胎的你,让你暗自心生愧疚。

逃狱三王

有人说科恩兄弟的这部电影不能算喜剧,是地地道道的人间悲剧。的确,它有着悲剧的内核,但同时它仍然披着一件喜剧的外衣,至少用了黑色的布料。在逃亡的阳光大道以及羊肠小道上,三个倒霉却又幸运的逃犯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乡下人,有男人、女人、好人、坏人,只差外星人了。他们连滚带爬逃出监狱,踉踉跄跄穿过玉米地,糊里糊涂成为当红乡村歌手,误打误撞遭遇了娃娃脸尼尔森……在路上,处处隐喻着救赎与自我救赎;在旅途的终点,来了场宗教味道的大洪水,把世俗与罪恶都卷入湖底,顺便也把三人的肉体与灵魂都冲洗得干干净净。

大吉利公司

虽然头顶着奇怪的片名,而且事实上有大半旅程花在了火车上,但这并不妨碍《大吉利公司》成为一部优秀的公路片。因为它具有公路片定义中应有的大部分元素,荒凉的戈壁,枯燥的旅行,起初淡漠结局炽热的骨肉亲情,由迷茫逐渐清晰的美丽心灵。三个亲生兄弟因为父亲的葬礼,在充满异域风情的旅途中,从彼此陌生,相互猜忌、怨恨、嫉妒,直到彼此信任,相互原谅、理解、团结,齐心协力走到喜马拉雅山脚的终点,见到久未谋面的疯癫母亲。在父亲与母亲那遥远的距离里,三人横穿印度,完成了一次奇异的旅行。从火车窗外,从长途车顶,从身体到心灵,他们丢掉了多余的行李,轻松自在的踏上了寻找自我的快乐旅行。

人在囧途

虽然它的确有翻拍自史蒂夫·马丁主演《一路顺疯》的嫌疑,也非常神似前述的《预产期》。但在添加了人类最大迁徙故事——春运的背后,它无疑变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与广义价值。它和它的续集都成了这几年国内银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充当了国产公路电影的佼佼者与开路先锋。希望导演们能再接再厉,在公路片这个奇葩片种上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也许,公路喜剧片不能给你我带来更多的心灵启迪与哲学思考,也缺少情感倾诉与人性探讨,甚至少了些孤独沧桑与悠远回味。但是,不可否认,它们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欢笑与吐槽,或荒诞,或现实;或苦涩,或甜美;五味杂陈,或多或少。

在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它们扮演了正餐前的开胃小菜与气泡饮料,虽然廉价,虽然粗糙,但也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满嘴巴泡泡,不是吗?(阿 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