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瑶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它并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只是一缕寻常巷陌的阳光,一句朴素的话语,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却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带给我们荒漠遇甘泉的感动。

前几天,在朋友店里偶遇方姐,她前来选购窗帘,并不知道这是朋友的店铺,朋友帮她精心挑选了一套最好的窗帘,当她准备付钱时,朋友却执意不收,俩人推搡了许久,朋友不由分说地合上她的钱包,坚定地说:“你不要不好意思,这些年,我一直想好好谢谢你,在我最困难的那些年,是你雪中送炭,让我至生难忘!”

朋友的话一下子把往事从我的记忆中拉扯出来。十年前朋友从外地迁至此处,举目无亲,孩子年幼,且体弱多病,朋友根本无法出门工作,一家人就靠丈夫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资艰难度日。她从不敢带孩子逛超市,生活总是精打细算,每天等到中午青菜贱卖时才去搜罗点回来,生活的拮据程度可想而知。那时,孩子三天两头跑医院,每次生病非打针不能好,高昂的医药费让她一筹莫展。

朋友偶然在社区卫生站认识了方姐,方姐性格开朗,为人热情,熟识后时常给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后来,朋友再也没带孩子去医院打过针,每次方姐都开最便宜实用的药方,朋友去医药批发公司买,方姐免费上门打针,这样就省却了很多钱。

一个寒冬的夜晚,孩子高烧不退,手足无措的她拨通了方姐的电话,很快方姐便顶着雪花出现在她面前,仔细诊断后,给孩子打了退烧针,还留下些药,却分文未取,走时又宽慰朋友说孩子生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生一次病,抵抗力就会增强一次,言语中透着坚定和乐观。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却让朋友绷紧的神经放松了许多。

那几年,是朋友最困窘最难捱的日子,可是在方姐的鼓励和帮助下,她扛了过去。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朋友终于腾出手来做点事,她借钱开了家窗帘店,很快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朋友越来越多,和方姐见面少了,大家都在彼此的生活轨道上忙忙碌碌,关系似乎疏淡了许多,但其实在朋友心里,她始终没有忘记过方姐。

我们身边总有方姐这样的人,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虚伪的语言,只用一颗朴素温润的心示人,却时时让你感受到他(她)散发出来的强大磁力。

仔细想想,这些年曾经温暖过我们的人何止于此呢?去年北京下了几场特大暴雨,妍离家较近,每次我都会接到妍的电话,问我带没带伞,要不要去她家避雨。有一次,我忘带手机,正在檐下发愁雨何时停歇时,远远地看到瓢泼大雨中妍撑着一把黑白格的伞向我走来,我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父亲在北京生病住院期间,得知消息的亲朋好友轮番从河南老家过来探望,他们通常早上到京,晚上悄悄地离开,坚决拒绝我们安排食宿,他们千里迢迢赶来,只为陪意志消沉的父亲说说话,给他鼓鼓劲。当时,有一个从未谋面的远房亲戚,和妻子来看过父亲后,他那年轻的妻子特地向人请教煲汤要领,在家精心炖煮好,再从南城坐车一个多小时送到医院。这一张张亲切的面孔,让背井离乡的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时刻感受到亲人和朋友的温暖。在那个寒冷的冬季,是他们带来了一冬的暖阳。

有时带给我们感动的还有那些并不熟识的人们。前段日子,我因为加班很晚才去接儿子,当时老师早已下班,晚接的几个孩子被集中放在保安室。到了学校,见儿子和一个年轻保安玩得正欢。我不好意思地说添麻烦了,保安却憨笑着说:“没事儿,放我们这里您就放心吧!”离开时,保安把门口的大灯拧得更亮,好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走远了,我仍感觉到那一束灯光映照着我们,心里觉得十分豁亮。

这些年,温暖过我们的人和事太多太多。我们正是有朋友的相佐,亲人的搀扶,才得以幸福地活着。就像冰心老人那样,她的一生都装在一个由亲人的温情和优裕的物质生活构筑的“玉壶”里,不经风雨,不染尘埃,一辈子都被爱包围着,她的文字作品里处处张显着以母爱、童心和自然美为主题的“爱的哲学”。她曾在《爱在右情在左》中透彻地写出对爱的信仰:“爱在右,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事实上,这些年,支撑我们执意前行的最伟大力量不正是这些真实而平凡的情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