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公明党要与安倍“修宪”划清界限

一份政策草案显示,日本执政联盟中的次要伙伴公明党将承诺在今夏的国会参院选举中支持日本和平宪法,这与首相安倍晋三的鹰派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这份草案还称,公明党将努力在中日领导人之间设立定期会议,以修复双边关系。

尽管与安倍领导的自民党有着十多年之久的良好关系,但公明党显然试图在其对日本参院选举所作的多项承诺中与自民党划清界限。参院选举预计于7月份举行。

由创价学会支持的公明党认为,宪法中的和平精神必须得到拥护,包括坚持不制造、不拥有、不准核武器进入日本领土的“无核三原则”。

朴槿惠或破例先访华再访日

韩国开始就朴槿惠总统6月底访华一事进行协调。受历史认识问题等影响,日韩关系持续降温,朴总统何时访日仍是未知数。其访华计划如果成行,将成为首位就职后“先访华再访日”的韩国总统。

据韩国政府相关人士透露,青瓦台已经敲定了“今年上半年先访美后访华”的方针,并已开始和中方就具体日程进行协调。预计朴槿惠总统将和习近平主席就应对朝核问题、加强中韩经济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1992年中韩邦交正常化以后,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和李明博等历任韩国总统均重视日美韩同盟关系,将“先访日再访华”作为一种“惯例”。

由于中国对北朝鲜拥有影响力,而且中韩经济交流日益深化,朴槿惠更加重视对华关系。中方也通过4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韩外长会等场合要求朴总统尽早访华。

朴槿惠总统要求“日本直视历史,以发展双边关系”,但受4月副首相麻生太郎等人参拜靖国神社影响,韩国外长尹炳世取消了访日计划。安倍晋三首相等人的发言也在韩国引起一片抗议声,被批“否认历史”。

尹外长12日在韩国广播公司一档节目中称,“朴总统必须尽早访华”。

交通运输部:

公路抗震重大专项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历时5年的交通运输部重大专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公路抗震减灾关键技术研究(简称公路抗震重大专项)目前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全面验收阶段。在5月11日的项目预验收会上,包括中科院院士王思敬在内的多名抗震专家充分肯定了公路抗震重大专项取得的重大成果。

公路抗震重大专项设立于2009年,共设11个研究课题,由交通运输行业内外的26家单位参加,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担任总体组组长,总体组秘书处设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公路抗震重大专项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适合于我国国情和交通行业特征的抗震减灾关键技术,涵盖公路震后应急、震后重建和运营3个阶段的内容。基于我国的地震特点,提出了桥梁抗震设计的新理念、公路网抗震设防的新目标;探索出了大型坍塌体清除与道路抢通等13项新技术;研发了粘弹阻尼减震器等6项新产品;建立了公路震害数据库等3个新平台;已发表论文171篇,出版专著8本。

公路抗震重大专项各课题组立足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需求,在灾情辨识、应急评估、抢通保通、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技术成果不仅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有效应用,在玉树和雅安地震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提升全国路网抗震减灾能力和促进国家应急保障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栏稿件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