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徐杰 见习记者 王洋)他没有熊熊火海中救人的英雄壮举,没有经历地震山摇下紧急救援的惊心动魄,但这并不妨碍郭光乐成为队友眼中的“最美消防员”。他研究制作的水带推车,大大缩短了火灾救援的出水时间,他将“攻坚技巧”项目的时间刷新为1分35秒,成为代表河南总队参加2011年全国消防大比武这一项目的唯一队员,而他之所以这么拼命,只因他总在与时间赛跑。
2002年,18岁的郭光乐怀揣着军人梦,走进了浉河区消防中队。第一次出警,就是营救一位要跳楼的市民,最终经过全队上下的努力,轻生的市民被救下,这一次经历让懵懂的他找到了消防兵的意义。“以前我不知道什么叫付出什么叫回报,作为消防兵我能挽救别人的生命,我感觉很神圣很自豪,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但消防工作却给了我用武之地。”
正是靠着这份对生命的尊重、对事业的热爱,郭光乐很快褪去新兵的青涩,迅速成长起来。入伍以来,小到市民求助,大到灭火、交通救援,郭光乐先后参与战斗数千次,抢救遇险群众上百人。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却越来越拥挤,很多火灾,消防车都无法进入,只能采取400米移动水炮操的方式,一遍遍掂水进去。“只有最快时间出水,才能最快时间救人。”勤于动脑的郭光乐开始琢磨起制作水带推车,水带在车上怎么摆放,水炮怎么放,推车安装什么样的车轮,车子用什么样的材料,通过一遍遍的构思、画图,一个星期后崭新的水带推车终于做出来了,大大缩短了火灾救援的出水时间,成为县区各消防队争抢的“专利”。
201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次全国消防大比武就要举行了。郭光乐被市中队推荐到河南总队备战全国大比武,这时他已经是一名入伍八年的老兵,和他同时集训的都是二十出头正值当打之年的新兵,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还能承受这样高强度的训练,“而且那些人都是全省大比武的前五名,郭光乐只是被推荐去的,很多训练项目的作战工具,他连见都没见过,压力很大。”市特勤中队教导员曾德告诉记者,集训是淘汰制,每一个项目最后只留一个人参加,要想在100个人中被选中,成绩是留下的唯一方法。通过脚式手式上升器攀爬八楼再下来,然后用30斤重的双轮异向切割机在灯泡上面切割铁丝,通过扩张器夹乒乓球,这一系列动作都是救援工作中常用的技能,训练既要准又要快。刚开始,八楼攀爬下来,郭光乐已经是手脚酸麻、发抖,更别提完成第二步任务了,但要强的他只有一个信念“留下”,于是除了每天背着沙袋进行十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之外,他还要求自己加班加点,“集训的一年中,比我当兵八年的训练还要多,一次不行就两次,我差不多割破了2000个灯泡,钢板用掉了2000块。”郭光乐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从4分钟到2分半再到1分35秒,从一百人到十几人再到几个人,郭光乐不断刷新纪录,最终成为代表河南总队参加2011年全国消防大比武“攻坚技巧”项目的唯一队员。“苦练铸精兵,在交通事故中人被挤压,只有精准切割才能抢救生命,平时的艰苦训练,一次次的突破,就为了那一分钟甚至几秒,与死神的赛跑。”郭光乐说。
一晃十一年过去了,郭光乐也从新兵变成了老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明年他就将脱下军装退役。回首自己的军营生活,他说:“在信阳驻地的十一年,我没有经历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但是作为消防兵,能看到信阳如此平安,我更欣慰,此生无憾,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