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致青春》票房可能即将奔五亿而去。这部历史上最昂贵毕业作品,在市场上可谓极其成功,它引发了观影热潮,也引来诸多争议,众口纷纭,难以定论,在一些观众眼里,它拍出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细节出色,角色到位,爱情故事感天动地;而在另一些观众眼里,她是公主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充满陈词滥调,品质乏善可陈。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接受《致青春》作为二逼青年和文艺青年的分界线,就像这些年来我们如何看待赵薇本人——有人强调她的天资过人,包括第一名考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履历;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她不过是个撞大运的女子,一生顺风顺水,实则庸人一个。当我们回头评价她的作品,仍然是聚焦于这个本质:她有没有才华,而不是她能不能讨巧世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致青春》得到的负面评价,远远超过了赞美。至少,那些批评能够掷地有声地言及这部电影的种种缺陷,而那些赞美的声音,绝大多数都围绕感性的话语做文章,风格偏软,言之无物,甚至一片水色。
但我们不能把赵薇完全肯定或否定,至少,她有拍摄一个“大时代,小人物群像”的创作初衷,只是成片效果上难以让人满意。如果导演是真正检验一个人才华的职位,那么赵薇的才华自然会受到大众质疑。但不管如何,她一定是聪明的,商业上翻云覆雨的运作,可谓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学生作业”则是有理由承担失败的说辞,做导演,则是为了延长自己的“银幕保质期”。
除此之外,《致青春》更像是内地青春片的一个转折点,从1983年的《青春万岁》,这一类型已经发展了整整30年。期间从意识形态过渡到作者论,再到今天的商业探索,仍然是得其门而不入的境况。《致青春》的出现,可谓是国产青春电影的一道曙光,哪怕它只是改良的品种,却也会吸引更多人为之探索,这个过程任重道远,毕竟,和已经成熟化、类型化的日本、韩国、台湾青春片相比,内地的这一类型远远未成体系。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
青春标志:当街搭讪
在这部根据王朔的《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中,“初恋”是不可逾越的青春主题,所以马小军在撬门别锁中得以缓解的情欲终于抵不过一个丰腴美丽的姑娘,于是他当街拦住米兰,像所有当时的“小流氓”一样与之搭讪,其结果却是米兰对他露齿一笑,爱情由此生根发芽。不管这段爱情有无结果,总要有一个人主动去触碰,青春才能翻开新的一页。
当然,就像《爱情麻辣烫》中的邵兵当街对正在兜售香水的徐静蕾深情凝视,然后与之攀谈那样,这是全新的开始,也可能走向无奈的结束。倘若马小军早早知道搭讪的结果是让自己彻底沦陷,而米兰爱的却是高大英俊的刘忆苦时,也许他就宁愿远远跟在她身后看着,也不肯踏入这纷扰的情感半步。
《十七岁的单车》
青春标志:骑单车
正因为年轻,所以买不起豪车,那一年,我们都用单车追逐内心的渴望。王小帅执导的《十七岁的单车》里那位风华正茂的少年阿贵便是骑着银色变速越野车追寻梦想。每个处于打拼期的青春少年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骑单车是为了追风,更为了裙角飞扬的清纯女生。生活不是台湾偶像剧,当年没有年轻人开着奔驰宝马来上学,他们只有奋力蹬着脚踏车在生命的旅程中迅速滑行,哪怕从家里偷钱也要拥有一辆能放飞自由的单车。
时至今日,“单车”依然是青春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台湾电影《练习曲》中骑着脚踏车环岛游的残疾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与死党一同踏着单车赶去学校的柯景腾,还有岩井俊二作品中白衣如雪的单车少年们。有单车,青春才更加丰盈,更加灵动。
《我11》
青春标志:性启蒙
虽然《我11》中的王憨只有11岁,却是最为尴尬的年纪,因为他已经踏上“青春”之路。那时,王憨开始有了审美意识,希望能得到一件新衬衣,希望能为一个女孩做点儿事。经过一系列残酷的兜转,影片临近结尾的时候,王憨因梦遗而正式步入“少年”行列,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大人又感慨又喜悦,而孩子则在懵懂中变得恐慌起来。
关乎“性启蒙”是青春电影不可绕过的坎,《西西里美丽传说》便将男孩对一位美艳少妇的性幻想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阵痛,也是幸福。生活再坎坷,环境再苛刻,都阻止不了性意识的苏醒,韩国R级喜剧《梦精记》便是将青少年通过性启发展示的成长痕迹做得淋漓尽致。
《80’后》
青春标志:边缘
谁的青春不迷茫?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80后》亦如是。一群被生存环境压逼得无所适从的年轻人选择了在边缘徘徊,他们或用剪刀割伤肉体,或用挖喉的方式吐出喝下的鸡汤,或以冷漠外表对抗孤独的内里,甚至冲动之下与人结仇。这些走在灰色地带的人们都有一张青春脸庞,唯有经历如此阵痛,才能蜕变成真正的人。
电影元素中所谓的“边缘题材”大多与“青春”有关,这才有了《边缘日记》里被毒品麻醉的少年,《苏州河》中为爱妥协的绑架案,《壁花少年》里姿态堕落的友情岁月。这些被黑暗化的青春,才是有质感的,也是最真实的。
《站台》
青春标志:狂舞
青春用来狂舞,真是再恰当不过。《站台》里也不能缺少歌舞刺激,那是最廉价也最安全的“毒品”,能让痛苦暂时消失。于是便有了片中一群年轻人在林子祥的《成吉思汗》中忘情醉舞的镜头,即便他们还得挑着担子去干活,为了挣明天的面包。片中这群受时代浪潮冲击的热血青年,尽管都走向不同的际遇,但在群舞一刻,他们都有同样充实的理想和憧憬。
关乎“舞蹈”,是最能在大银幕上展现青春活力的元素,20世纪80后代在中国风靡一时的电影《霹雳舞》让青春画上了最亮丽的一笔,如今好莱坞依然用《舞出我人生》这样的系列电影证明青春励志片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狂舞;内敛含蓄如侯孝贤,也会在《南国再见,南国》里让伊能静扮演的小麻花来一段歌舞以振士气,因为我们的青春不能不舞。
《十三棵泡桐》
青春标志:打架
青春因迷茫而愤怒,因愤怒而叛逆,因叛逆而打架,那时我们不懂得如何用嘴巴沟通,率性一起便老拳相向。《十三棵泡桐》便以最尖锐的形式向现实发出怒吼,男主角陶陶用拳手开创自己的世界,在校园内维护最黑暗的“公平”。打架在青春岁月里留下了最多的伤痕,也好得最快,即便电影还是在压抑与无言中落幕,但暴力仍然是其中最触目惊心的桥段。
“打架”是年少轻狂的标志,韩国电影《火山高校》里甚至让中学生修炼成打架高手,《马粥街残酷史》里的男孩们以校园决斗捍卫自己的尊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小四也是经历过群架的暴力场面之后才彻底脱胎换骨,最后向一个女孩捅出了最惊心动魄的一刀。打架是青春期争夺权力的直接角斗,也是期待自己变强大的最无畏也最自损的方式。
《那时花开》
青春标志:组乐队
有梦想的文艺青年总爱组乐队,《那时花开》里的几个大学生因抱着对音乐的热爱走到一起,这才有了爱情,更有了无边无际的惆怅。有些情绪,在青春岁月里用言语无法表达,就只能引吭高歌,于是也有了老狼吟唱的那首《月光倾城》。片中的三个主角依托这样的途径去发泄、爱恋、悲怀。
青春年少的时候,灵魂最易受音乐支配,所以乐队便成了抒发情感、展示才华的载体,于是我们便经常在青春片里看到以下几个场景:小林武史执导的《绷带》里有一个“万人迷”主唱,岩井俊二的《燕尾蝶》中乐队总选择在仓库里排练,张婉婷的《北京乐与路》里那支望月乐队因无法见天日而只能下乡演唱。青春就是在骨感的现实中,拥抱最丰满的理想。
《电影往事》
青春标志:看电影
年轻时,谁不喜欢看电影?《电影往事》里的毛小兵通过一架望远镜满足了作为影迷的心愿,更勾起几代人对于“看电影”的美好回忆,无论是热闹亲切的露天电影,抑或心如鹿撞的影院约会电影,都是青春岁月里最轻松甜美的时刻,许多人因此走到一起,而更多人将某部电影视为青春纪念,即便他们也许只能像片中的玲玲和小兵那样爬上顶楼,轮流拿着望远镜在远处看一个大概,但胶片上的影像却能永留心间。
“看电影”就像一个青春暗号,把该扯的关系都扯明白了,像《阿嬷的梦中情人》里阿嬷青春年少时为九流台语电影里的男主角神魂颠倒;也有《天堂电影院》里的少年因热爱电影而去做放映员;更有《九降风》里纯粹为了亲昵而去看电影的早恋男女。这项在黑暗中进行的娱乐活动,如此隐秘又如此享受,让光影声色铭刻在了最美好的年纪里。 (据时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