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信访系统官员日前确认:自今年3月至今,暂未收到国家信访局关于各省(市、区)“非正常上访”人次数的排名表。但以后是否永久取消这一排名表,目前尚不知情。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开始取消了信访考核与排名。(5月8日《南方都市报》)

信访一般被认为是衡量社会稳定的一个状态值。据报道,自2005年5月1日始,国家信访局就开始对各省市区“非正常上访”人次数进行排名,地方各级政府也有类似排名。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基层政府,排名的先后成为对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之一,甚至于辖区内访民进京上访次数,还与党政领导的升迁直接挂钩。因此信访部门有个公开说法,叫作“排名越靠后,心里越高兴”。

应该承认,设置“信访排名”考核指标的初衷绝对良好,其目的,在于敦促各级政府重视民众呼声,强化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信访排名”考核指标高压下,地方政府为争得排名靠后,不影响其政绩考核和升迁,只重视减少上访数量,轻视信访群众问题的真正化解,甚至于奉行“截访”等极端做法,投入大量人力与财力用于对进京上访人员“围追堵截”和送返。这不仅偏离了“信访排名”制度设立的初衷,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损害了信访群众的权益,也让政府公信力大大受损。当此之际,国家信访局暂停“信访排名”无疑是明智的。

日前,中央纪委信访室有关官员表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杜绝一切“拦卡堵截”上访群众的错误做法,严禁到来访接待场所和公共场所拦截正常上访群众。在我看来,暂停“信访排名”,或许就是减少“拦卡堵截”上访群众现象的一个有效途径。当醒目而沉重的“信访排名”高悬于基层党政干部头顶,一旦处理上访不力,很可能面临一票否决而丢掉“乌纱帽”,谁又能淡定得不搞“拦卡堵截”呢?

进一步说,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已经相悖的“信访排名”,不能止于暂停,还应予以取消。正如一位基层信访工作者所言,“信访排名”之类的信访责任追究制实行起来,一定会变成单纯的信访数量考核,基层解决不了问题,只好在减少信访量上下工夫。如果不搞排名之类的信访责任追究,给基层政府“减压”,基层党政干部在对待群众信访时,恐怕就不会急功近利地“重数量、轻解决,重稳控、轻化解”了。

事实上,解决信访问题的出路在于,群众要依法信访,而不是缠访、闹访、非法上访;政府要依法行政,克服重形式、轻实质的毛病,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和化解上。笔者期待,有关部门在暂停“信访排名”、严禁“拦卡堵截”上访群众之后,以人为本地建立起有利于保护人民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合理社会秩序的新信访机制。 '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