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一天不喝信阳茶,我就感到浑身不自在,总觉得缺了些啥。喝了20多年的茶,血液里面都融入茶了。”4月25日下午,浉河区出租车司机沈江和记者聊起信阳茶。
今年43岁的沈江原来在国有企业上班,企业破产后,他自谋职业,给别人开出租车。“20多岁时,我在企业上班。每天早上上班前,我都会用纸包一小包茶叶带到车间,冲泡在大茶杯中,累了、困了就喝上一大口,顿时感觉神志清爽,那是真舒服呀。”沈江说。
在沈江开的出租车内,记者见到了他用的茶杯。这个塑料大茶杯足足能装2公斤水,杯子内壁结上一层黄色的茶碱,杯中泡的茶叶占杯子容积的1/3。“下岗后,我就帮别人开出租车。为了多挣钱,开车时就不能停歇,喝水也不像在家里那么方便,所以,每次接车前,我都泡满满一大杯茶水,开车时放在身边。”沈江说。
20多年来,沈江喝的茶都是信阳毛尖的低档产品。沈江说,这种茶劲大、耐泡、防中暑,开车疲劳了,喝一口立马提神。“我每天中午12时接车,开上车就一直到下午6时30分交车。天气不热时,这一大杯茶水还够喝,天气热时,这杯水就勉强凑合了。生活在信阳40多年,习惯了喝信阳茶,感觉咱们信阳的绿茶真好。”沈江说。
沈江爱喝信阳茶,即是对信阳茶的钟情,也是对信阳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