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唐代以前是作为药用的。到了唐代,工艺成熟,成了士大夫们喜爱的饮品。陆羽著《茶经》,自此“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大概是“茶道”一词的来由。陆羽的茶道求真,极力甄别茶树种的优劣,烧水的火候、烹茶的分寸、以及茶具的必要陈设,追求以高超的技术,还原茶的自然真味。他作《六羡歌》云: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在陆羽心中,自然之味,天地之美,胜过任何功名利禄的价值,所以“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道,追求的是饮茶的真味。纵观整个唐代茶史,虽然偶有常伯熊之流追求形式奢华的做法,但整体上,求真一系是主流的,为文人士大夫所认可。
求真,犹如饮了一杯好茶,浊气下降,驱散烦闷,整个人落到了实地。但浊气下降,清气必然上升,在如同科学家一般求真的基础上,还能不能再进一步。(金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