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
小河边
和谐
朱华梅正在制作叶雕

见习记者 周亚涛

一叶一世界,她用普通的剪纸、叶雕把大别山的秀美山水传到了大江南北。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山水人情,人到中年的她依然潜心艺术创作,不断地攀登艺术高峰,她就是被称为“中华巧女”的朱华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谈起自己艺术创作的来源,朱华梅告诉记者,这是受家乡的山水人情熏陶启发的。朱华梅出生于信阳市商城县,这个县城位于大别山北麓。逢年过节时,朱华梅非常喜欢那些用剪刀剪出的喜花、窗花。刚会拿剪刀的朱华梅就跟着长辈学剪纸,通过刻苦的学习和练习,朱华梅剪出的作品越来越好。1982年,她的剪纸作品“育花”在《河南教育》杂志封二上发表,作品变成铅印,得到了认可,朱华梅喜出望外,更加努力地去创作。

1993年,朱华梅有幸结识了民间艺术大师泥猴张先生,在泥猴张的指点下,朱华梅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向剪纸艺术的殿堂攀登。1995年,作品《大别山古塔》在全国妇联为迎接“世妇会”举办的“中华巧女”工艺大赛中获奖,获“中华巧女”证书。

2003年的秋天,朱华梅在一次郊外散步时,偶然发现飘落的树叶,心里突然想到“一叶知秋”的寓意。她想如果能把落叶变成有生命的艺术品,那将会多么美啊!朱华梅立即采集了不同树种的树叶,进行雕刻。刚开始她用一些易采的树叶,比如用银杏的叶子雕出不同动态的蝴蝶,看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很有成就感。

剪纸和叶雕是孪生兄弟艺术,它们都需要剪子、刻刀等工具。朱华梅运用剪纸的技巧,根据叶形和叶脉走势来制作叶雕,每一幅叶雕的外形和叶脉都不相同,所雕刻的叶雕没有相同的第二件。每一幅叶雕作品都需要通过选叶、蒸泡、晾干、压干、除脉、绘画、制作、装裱等数道工序来完成。

火样的红叶、蜡质的女贞、粗放的白杨、娇柔的银杏、宽阔的梧桐叶,这些千姿百态的叶形,千变万化的叶脉,本身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如今,朱华梅通过运用这些树叶的形状和大自然造就的色彩变化,把大别山的山水及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刻刀浓缩于一片树叶之间,给经历了四季风雨的叶片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成为小巧玲珑、多姿多彩的原色叶雕和变色叶雕,让人们在片片叶雕上领略到大别山的秀美山水和淳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