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位于武汉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座私人出资所建厕所围墙上,竟然写着这样一段告示语,让过往此地的农民工难以接受。(27日西安晚报)
将农民工特别列出,确有歧视之义,起码也属表述不当。但这种对农民工的歧视,只是业主个人的认识问题,并不代表一座城市对农民工的排斥。
撇开私厕业主歧视农民工和农民工为城市奉献之类大道理不谈,武汉乃至很多城市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市民和外来农民工有更多“方便”的地方。据报道,汉口曾出资两千多万元,修建多座标准化公厕。有的公厕内甚至设有客厅、沙发、盆景、壁画和电视。遗憾的是,对于汉口市民来说,适用便利的公厕却还是显得太少,市民和在汉口生活的农民工就经常遭遇如厕难。
一个私厕业主的“涂鸦”,让农民工很伤心。对此,公众也可以纵情开骂。可是,骂过之后,农民工如厕状况就会见好?厕所的开设本属公共事业,不该由私人承担,但在汉口火车站,就有人租用民房开设私厕,而且生意兴隆,而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厕呢,有的标识不醒目,有的一到晚上10点便锁门,这些都说明汉口在公共设施建设上存在短板,在公厕管理上不够到位。
如果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多建上一些公厕,而不是被私厕占领;如果多挖掘厕所资源,像济南、温州等城市那样,将机关单位的公厕尽可能向社会开放;如果对私人出资建成的厕所进行征用,并纳入城管部门的统一管理,提供规范服务,农民工如厕也就不会再受气。 文/叶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