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北京市即开始“晒”三公经费。20日起到26日前,全市除保密单位外,将有近90家市级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随同本部门预算信息一并公开。
长期以来,三公经费都是社会最关注的公共话题之一。今年两会,三公经费也继续保持了高温。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规模、“人民过好日子,政府过紧日子”,让我们看到了对民意的正面回应,也看到了制度改进的努力。中央政府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约法三章”,表明压缩三公经费,已从决策层面和民意层面的共识转化为进一步的行动。
北京今年的晒“三公”,体现了响应这一趋势的显著特点。从三公经费规模看,在已实现零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将进入负增长。2013年,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11.1亿元,与2012年预算11.2亿元相比,降低了0.9%。从晒经费的范围看,也创了新高,市政府所有组成部门全部纳入公开行列,而且到了二级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缩减规模、增加透明度的同时,还注重了对监管缺位部分的填充。在已经建立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今年在财政预算中增设了大额专项资金一项。过去,由于大额专项资金报告制度不完善,降低了大额资金的使用效率。“钱等项目”、改变资金用途、资金分配随意的现象并不鲜见。将大额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既是完善全口径预算的要求,也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晒”三公经费,是建立节俭的政府支出习惯的重要手段。社会力量的监督,是最好的纠偏。三公经费既要“晒”得出来,也要互动得了。一方面,公众及其代表需要看得懂三公经费账本,这既要求三公经费账本格式和文本要易读,也要求社会监督更具专业性。另一方面,对于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疑问,要及时予以解答。这既可以促进行政公开,也有助于公众深入了解政府推动公开三公经费的努力。
“三公”越经晒,公共行政越有保证。控制三公经费,是公共行政领域改革中公众最易触摸、见效最快的部分。政府的主动改革意志已经成为控制三公经费主要驱动力,治理三公经费也已初见成效,由此,人们有理由对转变行政职能寄予更多期待和要求。毕竟,行政职能向公共服务性彻底转变,是从根本上治理三公经费的最佳选择。这也意味着,三公经费“阳光化”的治理路径,应该拓展到公共行政的其他领域。拓展越快,公众越满意。(3月21日《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