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继疆
3月5日,信阳市中心医院住院部二号楼六楼,雪白的墙壁,洁白的床单,粗大的针筒内黄绿色的药液通过针管缓缓注入小欣的体内,她正安静地睡着,身边的姥姥头发已经花白,含着泪正小心地给她掖好被角。这已经是小欣接受的第4次化疗。病房内的暖气很足,小欣白皙的脸上透出一丝病态的红晕。病友们都轻手轻脚,说话声音也刻意地压低了,生怕惊醒了这位少女的美梦。也许,只有在梦中,她才不受到病痛的折磨。
身患绝症 花季少女坦然对抗病魔
“她患的是急性淋巴白细胞白血病,属于绝症。”小欣的主治医生安大夫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对此有专门的临床路径。小欣目前接受的化疗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骨髓)前的工作,只有做完化疗,各项指标达标之后,才能移植。”
今年小欣16岁,正值花季,是我市震雷山风景区辛店村的一名普通农民。2012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她正在附近的一家饭店打工,在一次感冒后,发现自己四肢无力,怎么也好不了,到医院检查后才确诊,并从去年8月份开始接受化疗。
“根据各种情况,她还要接受多次化疗。即使是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也要在一年以后才能接受移植。她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前几次化疗都还没有感染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疗后身体抵抗力差,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大,而且脏器的损害也会逐渐加大,就会增加治疗的相关费用。”安大夫告诉记者,“小姑娘很坚强。一般来说,病人接受化疗以后,身体反应会很大,头晕、恶心,口腔黏膜溃烂,很多人难以忍受。但小姑娘一直很配合治疗,家属的护理工作也很不错。”
3月4日下午,在小欣接受化疗之前,记者曾和她有过一段对话。当记者问她化疗疼不疼、怕不怕的时候,小姑娘笑中带泪:“疼,但我不怕。我要赶紧好起来,挣钱报答家人和关心我的好心人。姥姥天天围着我,照顾我,我只想着将来多挣点钱,来报答亲人们的爱。”
家徒四壁 稚嫩双肩挑起生活重担
“我恨不得把自己的骨髓换给她!”见到记者,小欣的父亲周先生第一句话便如是说,“我常年在外地打工,这些年可是苦了孩子啊!”谈到坚强的小欣,周先生的眼眶湿润了,几度哽咽。
据了解,早在小欣三四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周先生常年外出打工,希望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但多年来,自己的收入也仅仅只够自己糊口。上学以后,小欣就与姥姥、姥爷相依为命,同时还要照顾母亲,一家人仅仅靠着一亩多的薄田维持生计。小欣姥爷家只有3间土坯房,左边一间是厨房,由于没有窗户和烟道,平时又是烧地锅做饭,烟熏火燎的,大门已经分辨不出来原来的颜色。右边一间是柴房兼作杂物间。“天冷的时候,我们只能在这间屋里烤火。”小欣的姥爷说。中间的一间是3个人的卧室,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内摆放一张床、一张沙发、一个橱柜,就已经满满当当了。屋里算得上家用电器的,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和一台红灯牌的收音机。房高不到两米,顶上是一层薄薄的石棉瓦,尽管近日我市气温有所回升,但记者在屋内还是感受到一股凉意。“平时我睡沙发,孩子和她姥姥睡床上。”小欣的姥爷告诉记者。沙发是由几块木板拼成的,坐在上面又冰又冷,床上只有一套被褥。“天凉的时候,只能往上面压棉袄。”老人无奈地说。
“小孩很听话,还懂事。一放了学,还帮我做农活,收菜、浇水,家里的活都抢着干。”小欣的姥爷说,“怎么就摊上了这个病呢?”
男儿有泪 可怜至亲寻求社会帮助
安大夫告诉记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好是亲源,那样排斥反应小,但由于周先生和小欣并不是同一血型,匹配的概率并不大,如果亲源配型不成功,只能到中华骨髓库和台湾的骨髓库中寻找髓源。目前我市中心医院尚未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不过,我省已有数家医院开展了此项业务。
考虑到小欣一家的实际困难,村里、村民组都在积极想办法。辛店村村支部书记胡善良告诉记者,因小欣的母亲患有精神病,村里为她办理了低保,在得知小欣的病情以后,也为她办了低保。村民组组长梅龙告诉记者,自己也组织村民为小欣募捐,村干部带头捐款,民政局也送来1000元善款,但这些仍旧是杯水车薪。
为了给小欣治病,周先生已经把家中能变卖的东西都卖了。“亲戚、朋友、乡里乡亲的,能借的都借遍了,到现在已经花了七八万元了。如果还要再接着做化疗,再做一年的话,最少还需要10多万元!”周先生含着泪说,“现在的治疗,也就是控制着不让病情再恶化,要是换骨髓,听说最少还要二三十万元,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啊!”
“我们村里正准备再发动一次群众,给小欣一家再献点爱心。”胡善良拉着记者的手说,“记者同志,请你们多多关注小欣,也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爱心人士都来帮助这位坚强的小姑娘,尽力挽救她!”
如果您想帮助不幸的小欣,让她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想帮助这个贫穷的家庭,让他们的家中再次充满欢笑,可拨打《信阳晚报》新闻热线:13303766110,或者与小欣的父亲联系,手机号码:1522470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