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奶粉又成了热门话题。原因是香港人不愿再多卖给内地人奶粉了,一人一次携带超过两罐,就要面临最高50万元港币的罚款和2年监禁。当媒体把这个话题抛给正在开两会的国家工商总局局长时,细心的记者注意到局长流下泪了。

问题是,小宝宝吃不到奶粉流下的眼泪,以及父母为孩子操心着急流下的眼泪,恐怕都要比局长的眼泪更加真切动人。主事官员还不如向国民晒一晒自家的孩子吃的是什么奶粉,不如以一个爷爷的身份谈谈自己的心声。自三聚氰胺事件一来,我们见过豪言壮语,见过信誓旦旦,却未曾见过有谁敢代表这一代人对下一代作出郑重的承诺。

的确,在这个不安全的年代,独善其身才是一种有能耐的表现。购买奶粉就是展现经济实力,买国产的、买山寨洋品牌的、买国外原产地的……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渠道,期望将食品安全危机化解于市场选择当中。但是,香港的限购却有如当头一棒:再往前走,是不是连花钱也难买安心了?为什么有钱也会被拒绝?

我以为答案很简单:一地的人总要先为一地的孩子着想。无论是香港还是那些奶源地国家,没人会为了赚钱放弃对下一代的责任,更不会出现出口食品比国内自销食品优质很多的情况。不过这样一种逻辑,似乎在我们这里并不太流行。钱,才更容易被视为一切问题的源起与最终答案。

(林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