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熊孩子”,这一称呼来源于北方,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也有对调皮孩子昵称的意思。但在蛇年春节,“熊孩子”一词被网友们重新定义,成为对5到12岁“好破坏、爱撒泼、能惹事”孩子的“另类称呼”,而与“熊孩子”的“斗智斗勇”,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春节遭遇: 自己房间被“熊孩子”洗劫
“大年初一,我,遭遇了熊孩子……”家住广州,本命年的小卢在自己微博上默默写下这段话。看着自己被“洗劫”过的房间,她说自己已经“无力吐槽”。
小卢一家五口同住,每到春节,亲戚间互相走动,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的人总是特别多。
“省吃俭用买的进口原版CD和写真,全被蜡笔画花,男友送的一大盒德芙,本来留着初五情人节吃,统统进了‘熊孩子’肚子。我都把自家娃(注:SD娃娃,即人偶模型)放到衣柜上了,还装了木盒子,居然都能被他翻出来,还拿剪刀把头发剪坏了!”小卢说,当时自己被父母留在客厅与亲戚闲谈,而几个在上幼儿园或小学的侄子侄女则满屋乱跑,嬉闹不停,好不容易消停了一会儿,她打开自己房门才发现,“惨况”已经“不忍目睹”。
“当时我就火了。实在忍不住,刚说了一句‘你们怎么能把别人东西搞坏呢?’可能表情有点恐怖,侄子小健就开始哭,跟着侄女雯雯也哭,然后大一点的莉莉就跑去客厅,跟她妈妈说我吓唬他们。”家里孩子哭声不断,小卢又气又急。
“小孩子好玩是天性,但也得有个度吧?好玩如果变成了破坏,又不被惩罚,那对他的心理成长也是不利的,这不就是溺爱吗?”小卢表示,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到别人家拜年,规矩很多,不能伸手要红包、要糖,不能随便到别人屋里,不能乱碰等。“为什么现在的‘熊孩子’,只会破坏,却没人管了呢?”
微博吐槽:
“今天你遇见熊孩子了吗?”
其实,小卢的遭遇并非个例,今年春节,网友们对“熊孩子”的吐槽呈现“井喷”。春节假期走亲访友去拜年,比“过年大拷问”更恐怖的是来了“熊孩子”———他们破坏你的模型玩具,吃掉你珍藏的美食,抢占你的手机电脑……更恐怖的是,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该如何对待那些一面天使一面魔鬼的“熊孩子”……
网友们也拿出了“宅男大战熊孩子”的方案来斗智斗勇。“冷笑话亲王”马伯庸保持幽默,2月14日,他发出一条:“今天有熊孩子要来我家,我花了一天时间把收藏的模型、玩偶、CD、画册、游戏主机一一藏好了,电脑里的资源该隐藏的隐藏,该锁死的锁死!坚壁清野,严防死守。”
而“微盘”官方账号,则给出了一套“教大家如何对付不同类型的熊孩子”的攻略方案,对吃货型、故事会型、文艺型、炫耀型、游戏型、科技型、手欠型和无理取闹型这八大类型的“熊孩子”给出了独到而详细的“撒手锏”:“对待无理取闹型的,如果尝试了以上几种方法,熊孩子很有可能会大哭大闹,这个时候你只要比他哭得还厉害,他就不哭了……”
除了“对付‘熊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变成一个熊孩子”外,也有网友表示,“恶人就得恶人磨”:“说起熊孩子,小时候亲戚带孩子来我家,翻我抽屉还用水彩笔涂我的模型。正好我放学回家看到,当即翻脸,指着家长大骂: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我妈上来劝,我回头跟我妈说今天你要护着他以后你就别认我这个闺女,我妈默默退开,我骂到过瘾。从此悍名四播,再无熊孩子上门滋事。”“刚才在院子门口碰见一熊孩子放炮,专门往人脚下扔,我走过去很慈爱地问他:‘小朋友,你的家长呢?’熊孩子挑衅地看着我:‘我一个人出来玩的!’我一听这话就放心了,当场把他收拾了一顿,现在好舒坦……”
(据《羊城晚报》)
调查
多数网友不认为“熊孩子”是天性
如何看待“熊孩子”?“熊孩子”该管教吗?在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中,有近两千网友表示:“谁小时候不是熊孩子?淘气是孩子天性,应该尊重天性。”与此同时,认为“孩子都是教育出来的,不能看其搞破坏听之任之。那样也不利于他的成长。”的网友却高达两万六千多人。由此看来,多数网友并不认为,“熊孩子”的出现,只是由于天性。
在一个名为“我们不曾当过熊孩子”的热帖中,80后网友表示:“有人说否定熊孩子就是否定了曾经的自己,但是我小时候真的不是熊孩子。从小就知道去别人家要老实坐着,进屋以后要问好,不能看到别人家东西好就要,除了洗手间别的屋子不进,吃饭等所有人都上桌长辈开吃了才动筷子。我们这个年纪以及我们以上的人都是这样的,对不对?”这一观点也引起共鸣。有网友在回复中表示,特别希望家长们,包括自己的父母,理解现在年轻人对“熊孩子”的“恐惧”和“厌恶”,做好礼仪教育。“这样的矛盾是可以避免的。”
专家
对闹腾一些的孩子宽容一点也无妨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蔡迎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拿“以前我们做孩子时如何如何规矩”来作比并不恰当。她认为,现在的孩子更加活泼大方,这是一种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但应该注意的是,在走亲戚前应对孩子加强做客礼仪的教育。孩子在大人眼皮底下消失去“熊”,往往是因无所事事,大人要适时安排适合小孩玩的游乐项目,让孩子们也能感受到交往的快乐与“年”的亲情味道。
对此,广州市“阳光金摇篮”幼教项目负责人李建华表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成长的环境往往是集宠爱于一身。“孩子们在‘谦让、自律’这些礼仪方面,确实有缺失。有时候搞坏东西,或者抢着吃好的,家人都不以为意,觉得可以再买。”李建华说,好奇和探究是孩子的天性,但应该教育孩子,在适当的范围内舒展天性。她表示,对闹腾一些的孩子宽容一点也无妨,“给孩子一点学习的空间,不要斥责、打骂,但要教孩子懂得礼仪和分享。”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