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杰 实习生 桂祺

“愈来愈感觉春节过得太累太乏味。小时候过年的快乐再也不会重现了,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将记录在脑海中的孩童时期过年的快乐趣事,像童话故事一样讲给自己的孩子听。”临近春节,信阳网友“和田羊脂玉2011”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同他一样,很多人都在感慨年味儿变得越来越淡了,只能在儿时的回忆里寻找那股温暖浓烈的年味儿。

肆无忌惮放鞭炮

对于90后李鹏程来说,小时候放鞭炮是除了吃饱穿暖以外的头等大事了。老家在信阳南湾的他谈起当年放鞭炮的情景,眼睛都开始发亮:“以前在奶奶家放鞭炮时,要么将炮塞进烧过的煤孔里,要么插在雪团里制成‘手榴弹’。小伙伴们并肩成为战友,在雪地上打滚躲避‘敌人’,并趁机将‘手榴弹’扔出去,看谁扔得远、炸得响。”

他还回忆起小时候的恶作剧,将炮偷偷扔在别人家的猪圈旁,看见猪被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乱叫,他们一帮“使坏”的小孩儿就躲在墙根儿后面“咯咯咯”地偷笑起来。

可如今,李鹏程再也找不回那股兴奋劲儿,“现在不仅自己不放炮了,而且很厌恶那些噪声和烟雾”李鹏程说道。

挨家挨户拜大年

“我来给您拜年了!”天还蒙蒙亮,四五个小朋友结伴敲开第一户人家的大门,像模像样地说完新年吉祥话,就撑开家里人给缝制的布兜,等着这家的主人依次往他们的袋子里放一些“宝贝”。

这是家住在信阳市吴家店镇的胡女士儿时每年大年初一拜年的情景,“那时候物质缺乏,家家户户都备的是花生、花馍这些吃的东西,给登门拜年的每个小孩儿都送一点儿。”谈起这些,今年41岁的胡女士好像回到了童年,“我们从早上挨家挨户去拜新年,到傍晚才把整个生产队的四五十户人家走完,布兜装得满满当当,别提多开心了。”

而搬进市区,住进楼房以后的她觉得现在年味儿不如小时候那么浓了,“如今邻里之间就算过春节也是大门紧闭,拜年也变成简单地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胡女士说,“方便是方便了,但缺乏年味儿”。

精打细算的压岁钱

作为70后,姜洋除了对儿时奶奶磨的豆腐、炸的丸子记忆犹新,特别怀念的还是再也收不到的压岁钱。“那时候奶奶给的压岁钱都是1元纸币,然后用2角钱买一把200响的鞭炮、用4角8分钱买一副扑克,剩3角2分留着零花,简单、高兴、快乐!”

而走亲戚、收红包的快乐童年一去不复返,“现在轮到自己发红包啦,而且一出就是100元,要给的人也多,每年至少也得发一两千元。”

“现在的孩子平时想要什么都能满足,零花钱也多了,就不像我们儿时收到压岁钱那般惊喜和珍惜。”姜洋说。看着如今自己孩子的压岁钱已是自己童年的上百倍的他,却觉得少了自己当年收到压岁钱并精打细算想着怎么花的乐趣。

自己织染做新衣

大年初一,小孩儿都等着穿上自己买的新衣服。在76岁老人张玉和的回忆里,在她的家乡固始县,小时候穿的新衣可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据她介绍,当时染布用的是最传统的扎染。自己先从山上采的植物提取的染料,像红花、蓝靛、紫草等。布料选好后,按图案花纹要求,在布料上撮皱、翻卷、挤揪,成形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这样,在染布的时候,打结的地方就被染成新的颜色。最后经过蒸煮,晒干之后,拆线漂洗,新衣服的布料就算做成了。

“现在各式各样的衣服都能买得到,还很保暖,再也用不上我们了!”老人感慨道。虽然以前做件新衣服称得上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她还是最怀念在初一穿上自己辛苦做的衣服,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