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先民穴居,见面时的问候语:“无它乎?”没遇到蛇吗?相当于今天的“吃饭了吗?”反映了蛇患多及人们的惧蛇心理。   

“见蛇不打三分罪”。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在山沟里玩,围住一条土蛇,不知谁发一声喊:“打!”冰雹般密集的石块噼里啪啦砸下去,最后看着蛇偃卧在地,血肉模糊,七零八碎。蛇阴森诡异的目光,频频吐信的利舌,致人死命的毒牙,给人留下的负面印象太强烈!   

然而,蛇隐伏的行藏,惊人的敏捷,旺盛的生命力和符咒似的神秘征兆,又使人不得不对之敬畏。因而,保持在世界不同地区的神话里,蛇常常是人们崇拜的图腾。   

华夏民族早先的图腾就是蛇,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皆人首蛇身。后来的图腾才是龙。龙与蛇关联紧密,在古代,几乎龙蛇不分。慎子曰:“飞龙乘云,螣蛇游雾;螣蛇,龙类也。”《本草纲目》跟进说:螣蛇又叫鳞蛇,“巨蟒也,长丈余,有四足,有黄鳞黑鳞二色,能食麋鹿,春冬居山,夏秋居水。”这有点像鳄鱼了。古代蛇的定义宽泛,蛇类繁多。尤其是巨蟒类,具备圆滚的长条身形、鳞甲、头角及飞游、吐雾等所谓“龙”的特征,因而可以说,蛇是龙的模特儿,龙是蛇的升级版。汉代画像石和唐代绢画上的伏羲女娲图,长尾交缠,既可称为蛇身像,也可称为龙身像。龙取象于蛇,蛇是先民创造龙这一形象最重要的原型。蛇受崇拜,从文献中看到,古代神人饰蛇。他们有的口里叼蛇,有的耳上挂蛇,有的手臂挽蛇,有的身上缠蛇,以蛇为强大、威猛的象征。女人们也以饰蛇为美。北京东岳庙的娘娘殿,有一位娘娘的头饰是一条双头蛇,两蛇头于耳际垂下,各向外伸,吐出一串信子。相传,“灵蛇髻”这种发型,就是曹丕的妻子甄后仿照盘蛇的样子做成的,高髻嵯峨,典丽动人。甄后,《洛神赋》里洛神的原型,美的化身。   

蛇确实并不丑陋,幼小的蛇甚至招人喜爱。在乡下,我曾在田埂上走,田埂边镶着青草,寂静中,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吸引了我,一条青花小蛇在草尖上飞过,忽然在远处停下,似乎回头瞄了我一眼,没入草际。蛇无脚无翅,在草尖上悬空而舞,那实在是一种美!小蛇其实与其他小动物一样,灵动有趣。

蛇善捕,甚至能捕鸟。传说有一种巨蛇,昂首对着天上的飞鸟吐雾,空中的鸟便羽毛纷落,直坠下来,掉入蛇口。蛇吃鸟,有的鸟也吃蛇,譬如鹰。二者常扭作一团,殊死相搏。据此,华夏民族以为祥瑞的“龙凤呈祥”,研究者认为,恰恰是蛇鸟在互斗。那种羽毛与曲体纠结交缠的情状或许给以人某种美感或神秘的启示。   

蛇在印度、欧洲、南美,也享有崇高的地位。蛇是世界性的图腾。

人们崇拜蛇实际是崇拜蛇的精神。

喜欢聂耳的《金蛇狂舞》,这支以民间小调改编的乐曲,把蛇的灵敏、勇猛、顽强、亢奋向上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金蛇在时代昂扬的旋律中狂舞!

(苗连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