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26日《四川日报》报道,1月25日,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成都锦江大礼堂开幕。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12名旁听公民不约而同地称赞:报告“瘦身”后很实在,措辞接地气,没有“语言隔阂”。

看不懂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预算,许多人坦言“雾里看花”,如此不接地气、让代表无奈摇头且不“给力”的政府工作报告,着实应该反思——向代表们交出一份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批评监督的“账本”,应该成为政府的“重要课题”。否则,“语言隔阂”之下便是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以及批评权的乏力。

四川两会给我们交出了一份合格且具有标本意义的工作报告。民众对政府工作报告有兴趣,觉得很实在,指出今年报告最大特点是篇幅“瘦身”,数字算账特别多,“从发展、民生到财政支出数字,用数字说话,大家都能听得懂,一比较就知道劲用在哪里,钱投向了哪里。”

实干需要“干货”,需要更少一些水分,更多一些“含金量”的实在。可以说,四川两会这一份合格且具有标本意义的工作报告,以其篇幅“瘦身”、数字通俗以及明白准确的内容,更加体现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更加展现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简朴务实的会风文风。这正是当下更多地方需要大力贯彻落实的,需要继续有力弘扬的。

旁听公民评价政府工作报告,完全没有“语言隔阂”,着实太“给力”。因为无“语言隔阂”,才能够更好地领会与把握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和精神,因为无“语言隔阂”,才能够更广泛地交流与沟通,畅所欲语地表达看法,因为无“语言隔阂”,才能够让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贯彻执行得更加到位,因为无“语言隔阂”,才能够更加坚定信心,为制订的目标奋勇前行。这样的“给力”政府工作报告,理应赢得民众的掌声与赞赏。

无“语言隔阂”的政府工作报告才“给力”。明明白白的简朴语言,清澈见底的数字显示,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批评与监督,经得起舆论社会的检验,彰显的是服务人民的责任感与廉洁奉公的权力意识,我们期待,像四川两会那样无“语言隔阂”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多一些,让“看得懂”的叫好政府工作报告化为更多民众“摸得着”的实惠与福祉。 (陈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