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再次“席卷”京城,23日9时实况监测显示,北京城区空气质量再次达到最严重的六级严重污染。

22日的京城天蓝云淡,但好景不长,雾霾入夜来袭,空气中的污染物迅速积累。北京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2日15时后,北京市从东南部开始,细颗粒物高浓度逐渐向北推进,城六区污染浓度明显上升,大部分站点PM2.5监测数值达到每立方米200到300微克。

高浓度的污染没有随着太阳升起改变,23日9时的空气质量实况监测数据显示,城区包括东城东四、西城官园、朝阳农展馆、海淀万柳、丰台云岗等多个评价点空气质量指数超过300微克,属六级严重污染。郊区大兴、亦庄、平谷等监测点也达到六级污染水平。

气象部门表示,23日白天,北京大部分地区仍大雾弥漫,东南部可能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雾和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建议市民减少外出。

预计23日傍晚前后随着一股冷空气南压,北京将出现四五级的北风,届时有望吹散雾霾,明显改善空气质量。 (据新华社)

链接>>相关新闻

北京两会代表委员热议雾霾天气应对

23日清晨,北京城又笼罩在大雾中。清晨6时,中央气象台连续3次发布大雾蓝色预警,雾霾再次袭击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正在召开北京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热议如何实现“美丽蓝天”。

北京市代市长王安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大气污染治理着墨甚多。他表示,2013年,北京市将深化以大气为重点的污染治理,加大pm2.5治理力度,切实做好压煤、换车、降尘等工作,完成城区1600蒸吨燃煤锅炉、4.4万户平房采暖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确保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2%。

曾从事环保技术工作长达20年的北京市人大代表李玎认为,如果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不改变,现在的环境状况不会有明显的改变。雾霾天气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应从源头上采取治本之策,改变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疏忽环境保护和民众健康的发展模式。

作为雾霾天气的直接“受害者”,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东城交通支队前门大队副大队长任素永感触颇深:“作为交警,遇到雾霾天气,我们一般全员‘出动’,也深受其害,前一段雾霾天气严重时,执勤时用面巾纸一擦汽车的挡风玻璃,上面全是灰尘,可见治理环境的形势非常严峻。”

“治理雾霾,作为公民,应该从我做起,坚持绿色出行,从每天的出行方面减少碳的排放量。”任素永告诉记者,他这次参加两会专门准备了有关加强自行车租赁区域融合的建议。“办张卡,租车第一小时免费,之后每小时只要1元,每天最高10元,你算算,比开车可划算多了,还减少了污染。”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