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淘宝网又办起了“年货节”。“全场5折起”、“限量大礼包”、“1元秒杀”……广告语刺激人们网购的欲望。然而,网购虽方便,但陷阱也不少。

陷阱一:隐藏的霸王条款

近日,在北京打工的小杜,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台摄像机,想回家后记录与亲朋团聚的欢乐场景。收到货后,小杜发现摄像机拍摄的画质特别差,便和卖家商量退货。但商家说,小杜下单时,他们已经通过弹窗形式告知其交易合同:售出产品只换不退。小杜点击“我同意”之后,该订单才会成功生成,因此不同意退货。

霸王条款可视而不见

业内人士表示,诸如“只换不退”、“单方任意解除合同”等霸王条款,对消费者而言有失公平,法院审理类似案件也不会认定这种合同有效。遭遇类似纠纷,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消协投诉,也可通过诉讼确认合同条款无效。

陷阱二:商品以次充好

陈女士趁打折从网上购买了10套韩国某品牌面膜,花费3000余元。使用后,陈女士发现作用不大,还有过敏现象。陈女士拿着面膜到商场专柜鉴定时,被告知面膜和正品根本不是一个牌子。

网购聊天内容须保存

电子交易,卖家可以随意更改网站内容,消费者很难固定证据。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有三类证据必须保留:买卖发票、物流取货单据以及网上聊天记录。和卖家交流时,消费者一定要仔细询问细节问题,特别要把网站宣传、介绍产品的广告词复制到聊天内容,以此来固定证据。

陷阱三:给差评后果很严重

去年年底,赵小姐买了一件毛衣,收到衣服后发现图案、颜色和网上图片差距很大,退货遭拒后,她给了卖家差评。结果,卖家不仅在网上谩骂赵小姐,赵小姐每天还接到上百个骚扰电话,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

遇“呼死你”可直接报警

给差评是消费者的正常权利,如果因此和卖家发生矛盾,消费者可以寻求网购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参与协调,但对于“呼死你”这种方式,网站人员很难确认肇事者是谁,所以消费者可直接报警。

(新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