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所作的统计显示,2012年,北京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排行榜中,北京城建、中海、保利、首开、中国铁建、中化方兴等国企以迅猛的态势抢占了前十名,民企只有龙湖、SOHO中国尚存。

国企地位难撼

2012年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达12.3万套,比2011年增幅超过30%。但这种狂欢与多数民企无关。

据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城建大股东是北京城建集团,实际控制人则是北京市国资委。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房企普遍面临土地饥渴的背景下,北京城建凭借国有背景和一二级联动的发展模式,曾在2011年土地市场大有斩获,当年新增项目权益建面110万平方米,整体储备规模增长32%。北京城建目前在京尚有211万平方米未结算项目,占总储备的58%,这意味着它在2013年仍有希望销售超预期。

如果说中海、保利这两家央企近几年在北京市场一直表现出色,而中国铁建与中化方兴则是不折不扣的黑马。

中国铁建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它在北京地产界声名鹊起的项目,是位于北五环外的中国铁建国际城。后来,该公司在外地复制了铁建国际城品牌。

中化方兴的母公司是中化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该公司曾在2009年力挫群雄拿下广渠路15号地,被潘石屹感慨为,央企拿地不算账。15日地已变身北京有名的金茂府。从2011年首期开盘的20个月内,金茂府累计销售额已达百亿。

国企典型性垄断?

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北京土地的高起,北京市场的准入门槛也在提高。而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不想在北京市场上失去机会,近两年甚至还在加强北京市场的投入。

所以,北京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最强的。而能否在土地市场有所斩获,成为考量其销售额的重要标准。

在土地市场上,拥有低成本资金优势的国企或者央企,显然更具竞争力。

1月14日,央企代表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民企代表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亚洲金融论坛上就“国进民退”相互调侃。潘石屹在现场论坛环节表示,十分愿意和这位来自北京的“邻居”宁高宁互换身份。

在潘石屹看来,过去10年,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和状态,越来越不好。“十年前在北京要招拍挂一块地,下面坐着的基本全是民企。最近三四年,北京招拍挂一块地,下面坐的清一色是央企。”潘石屹还抱怨,“政府总要宏观调控,总要出政策,但又总要多给‘共和国的长子’一些钱,给的钱的利率又比民营企业的低,最后市场经济的机制就很难建起来”。 (王 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