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镇江文史研究者裴伟考证:北固山后峰观音洞旁边位于上方的“笑啼岩”摩崖大字,在《镇江市志 文物志》中所记“笑虎崖”、“李宁紊”有误,应是“笑啼岩”、“李宁斋”。这样,这一横写的摩崖石刻,中间就是“笑啼岩”三个大字,上款小一点的字是“第三”,下款是题写人“李宁斋”。2012年11月30日下午,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名誉会长钱永波、名誉副会长昌万海、原秘书长纪东一起到现场察看,当时北固山公园正在对石刻文字描色,完全证实了裴伟的订正。裴伟提供了镇江市摄影家陈大经数年前拍的照片:

大家察看时,研究会纪东拍摄了这里新着色的石刻:裴伟发现,全国“笑啼岩”石刻有4处,其中摩崖石刻3处,碑刻1处。

凿刻时间最早的是江西庐山风景区东南星子县秀峰龙潭石壁上的李宁斋手书“笑啼岩”。石刻一侧有阆中何万信的附记:“宁斋先生,韩遗民也,国亡来华。睹吾国现状颇与韩同,乃亲书‘笑啼岩’三字于此,复嘱余增书一‘韩’字,以明其国籍所在焉。”据民国36年(1947年)江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纂、吴宗慈《庐山续志稿》载:“笑啼岩,民国廿一年,韩人李宁斋刻。李年六十三岁,有《壬申记》述游庐事。笑啼者,自述游旦胜地,怆怀故国,欲啼不得,欲笑不得云云”。庐山秀峰‘笑啼岩’石刻照片很清晰。

1995年8月,韩国民间文化交流访华团前往秀峰,将此石刻拓片带回韩国,成为中韩友好交往的一段情缘。

凿刻时间紧挨在庐山秀峰后面的是河南信阳鸡公山的“笑啼岩”石刻,字迹为竖式书写,上款为“第二”,下款为“李宁斋”、“民国廿三年谢福顺造工”。也就是说,1934年,有人请山中石匠谢福顺将“第二 笑啼岩 李宁斋”刻于鸡公山顶上。照片如下:

北固山的“笑啼岩”石刻落款未写时间。裴伟分析,鸡公山上的应排列“第二”,凿刻时间1934年,那么,北固山上的“第三”应在此后。韩国临时政府在镇江的时间是1935年11月到1937年11月,这一石刻当在此期间。据地方文献记载: 1936年8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在北固山后峰五圣岩下、观音洞北侧江中筑水文站台一座,“笑啼岩”凿刻时间当在1936年前后。

还有一块是湖南长沙岳麓山中段白鹤泉南侧的“笑啼岩”碑刻,只有这三个字,没有落款。经查,在岳麓山“笑啼岩”景点说明文字中称,这里过去就有 “笑啼岩”之说,这块碑是抗日战争期间朝鲜爱国志士李宁斋于1938年书刻的。

裴伟研究认为,1937-1938年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到长沙,韩国独立运动领袖金九在长沙楠木厅遇刺,经湘雅医院救治转危为安后,曾一度在岳麓山居住疗养。金九在长沙历时八个月。故岳麓山的题碑石刻略晚于镇江。

研究会有关专家说,尽管鸡公山、岳麓山的“笑啼岩”石刻,除韩国爱国志士李宁斋题刻一说外,还有另外的民间传说。但是,综合起来看,裴伟的研究成果是令人信服的。

但是,“韩人李宁斋”是什么样的人?裴伟揣想是朝鲜李朝末期19世纪的诗文巨擘、曾经出使过清朝的李建昌,号宁斋(1852-1898年),上述石刻是韩国在华反日志士“托名先贤”书刻的。经镇江市外事办翻译金升龙在韩国真成李氏网站搜索,找到了在中国书刻“笑啼岩”石刻的李宁斋的信息。镇江笑啼岩确实是另外一位“李宁斋”所刻的。

据真成李氏网站介绍,他是“独立志士宁斋李康浩”,字舜命,号宁斋。1870年2月1日出生在忠清南道,是李敦行的三儿子。李敦行曾担任过朝鲜李朝后期大司成和吏曹参判。李宁斋1896-1902年间任公立小学教员 1922年在韩国庆尚北道青松市杀害2名日本巡警后,亡命到中国汉口。之后以大同协会代表和临时政府独立运动团成员身份为祖国的独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44年秘密回国后被日本警察拘捕,被禁闭在鸡龙上新都安的深山中。当年7月14日,以74岁结束一生。 (涧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