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和“天下无不是的孩子”的说法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一样,都是对主题的一种强调、形容和夸张。孝之论肇肇无考,孝之事口口相传, “世间父母亲最真,血泪溶入儿女身。禅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子女是父母的全部和生命的延续。也正是由于这些彼此间的太爱而又常常无意间互相伤害了对方。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子女对于父母,古人尚能做到“父母之过问不过三,其问一,以表人子之心;问其二,以示孝悌之道;问其三,以彰道理之范。若再三纠葛,难免陷父母于不仁不义之地,是为不忠不孝。”身为人子,多一份调和或许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否则,就不会有诸如“孝感动天、百里负米、埋儿奉母、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哭竹生笋”这些荒唐无稽,不堪一驳的所谓的孝例故事的代代相传。
大凡人到了老年,无论是从体力、精力、智力或者行动能力都已经成为弱势,他们往往因受过去艰难岁月,艰苦生活和恶劣环境的磨炼和折磨所造就的固定的心理模式的支配,更加不服输、不服老,在丢三落四的情况下仍然逞能、显摆、固执、强势,有时候甚至显得“张到”。其实这无偿不是件好事,最起码说明他们还能自理,还有自信,还愿意“力所能及”。想想自己小时候,父母为了避免我们在他们包饺子的时候捣乱,索性也给我们一坨面以后的心理感受,也许就不难想象老人那种不甘失落的心态。
“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老人由于各自经历、环境、文化、修养、品位的不同,各自所形成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养生观念,性格、追求、喜好和心态等也不同,他们往往都有自己固守的那一片心理天地。在穿戴上老人坚守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子女信奉的是:新的不去,旧的不来;在吃喝上老人是:对于发霉变质的食物也舍不得扔,因为子女倒掉一碗剩饭,一盘剩菜就要喝药上吊的也大有人在。其子女崇尚和习惯的是:宁吃仙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经常出现在电影、电视、书籍中的那些面对地震来了,台风到了,日本鬼子进庄了,也不肯挪动半步,死,也要死在老屋里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老人不管有多大的年龄,曾经有多么辉煌的经历,多么高的职位,一旦老了,他们就是一般概念上的老人。他们不比其他老人更固执、更自我就算烧高香啦!他们曾经的辉煌无法兑换成理想的现在。早已为人爷的我经常给老伴儿说:我们老了,可千万不要怎么怎么样,给孩子添麻烦。其实人一旦老了,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无奈和不得已。他们往往拿不起,放不下;他们往往不撑事儿,还爱管事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无所谓,一会儿了不得;一会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会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们往往因为过高估计自己而不服老,怀着一副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心态,瞎掺和,搞得子女们远近不得,无所适从。
孝顺,这句话单从字面上讲,它们只是一个并列词组。也就是说:孝=顺,顺=孝。但是从事理和哲学的角度上讲是不能成立的。但是,孝顺又偏偏就是孝道的核心内容,“孝道”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是儒家伦理思想之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和传统美德。在以孝治天下的年月里,更是(孝)“顺”者昌,“逆”者亡。“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孝顺,从理性的角度上也许讲不通,但是从事实,从感性,从人性论和中庸的角度上讲,又是卓有成效的。
老人不乏太多的磨难,太多的不得已。老了想主宰一回自己的命运,想找回自己那份曾经的爱好,想保住自己那点唯一的坚守和习惯,不想再任人摆布,只想和子女们热热闹闹地待在一起,永不分离,永不寂寞!
孝心可鉴,孝举何为?
回答——难!执行——难!
(孟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