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将于11月29日正式上映,影片让“1942”这段历史重现银幕,是想告诉我们那个时候的中国在发生什么。而在全景式展现河南灾荒的背后,影片也表达了对中国民族性的深层发现。这部永远无法令人轻松的电影,引发着人们对史实的探究,也带来了对国家民族性的样本研究。

《一九四二》讲了什么?

1942年,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故事分两条线索展开:

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挣扎和痛苦,他们的希冀和愤怒。

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并最终导致了自己失败的命运。

1942年,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有人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答:“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趴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神父梅甘

梅甘神父是电影虚构的一个人物,全名托马斯·梅甘,意大利天主教牧师,旅居中国30年并收养了一名中国孤儿安西满。他在河南待了30年,非常熟悉中国,熟悉河南。梅甘神父是民国时期在中国,特别是河南传教的天主教神父的一个缩影。在1996年出版的《民国匪患录》中出现过一个梅神父,他像《一九四二》中的梅神父一样,有一个中国仆人,“头发花白……穿着一件陈旧的黑色天主教道袍,胸前挂着一只十字架。”在小说中他在被土匪绑架后表现得非常镇定,并向土匪传教。

当时很多天主教神父对中国社会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会积极地发展中国信徒,培养本土神职人员,和中国神父们一起向更多的中国人传达教义和信仰。

记者白修德

记者白修德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全名为西奥多·H·怀特,生于1915年,于1986在纽约逝世。“白修德”是其中文名。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特派记者。1942年冬至1944年春,河南省内发生旱、蝗双灾,颗粒无收,人民面临饥饿威胁。1943年,白修德躲过新闻审查,深入河南境内报道大饥荒,向世界揭露难民已逾3百万,国民政府颗粒不赈的事实。很快,河南大饥荒引起美国轰动,由于反响太大,国民党当局被迫开仓赈饥。60年代之后白修德因报道美国大选而两次获得普利策奖。

泼辣的农民母亲花枝

花枝是《一九四二》中虚构的角色,她是冯远征所扮演的“瞎鹿”的妻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用凭借自己的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坚持。徐帆说:“她是母亲的代表,母亲为了孩子怎么都行,但和之前《唐山大地震》里的母亲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另一个类型的母亲。”

第一夫人宋美龄

中国民国史上最传奇的女性人物之一。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蒋介石曾经说过,“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在抗日战争期间,她为中国和美国之间外交进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同时,关于她的争议也从来没有间断过。类似利用“驼峰航线”的力量为自己运送钢琴这样的负面传言从来没有离开过她的身边。

木讷的长工拴柱

栓柱这个角色是电影中虚构的。与其他虚构角色一样,这个角色生动、典型、极具代表性。在民国,长工是农村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他们是彻底的“无产阶级”,吃住都在地主家,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但是常常和东家的关系非常的紧密。可信赖的长工往往是地主家不可或缺的角色。电影中的栓柱就很得到东家的信任,在逃荒路上,把一家子的身价信命都交给了他来守护。张默形容栓柱:“我觉得首先他代表了中国的一些农民的一些思想。第二,我觉得他代表了20多岁男性的爱情,第三,我觉得他也代表了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灾难面前会特别快的成熟起来。”

叛逆的女学生星星

星星这个角色是典型的民国农村地主家庭千金的形象。因为很受宠,她们往往会被送进县城的学校念书,有一般女学生的浪漫情怀和骄傲矜持。但又因为身在农村,十分接近社会的最底层的现实,所以又不像城市的女学生那么独立性强。星星这个角色就是农村女学生的代表。一方面,她即便在逃荒路上,也有舍不得放弃的坚持,另一方面,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她又会作出果断现实的选择。

与河南有不解之缘的李培基

李培基(1886-1969),河北献县人,行伍出生,曾参与辛亥革命。与河南渊源很深。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委任李培基为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5年6月28日调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职,同年12月31日又改任河南省政府委员,1936年任河南省地政局长,1937年出任全国经济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38年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并曾先后任铨叙部部长,考试院部秘书长,河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河南省县长考试典试委员长,1944年被免去河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培基曾任政协全国文史研究委员会委员,1969年病逝,著作有《辛亥关外革命始末记》。

佃户瞎鹿

瞎鹿是电影虚构的人物,却又是最真实的人物之一,因为在他身上凝结着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农民的性格特点。他是河南省延津县西老庄村大地主范殿元的佃户,却连大名都不为人知,只以“瞎鹿”相称。他木讷迟钝却又在生计上处处算计,为的是养活上有病娘、下有儿女的一大家人。自幼喜爱木工活的他,拉得一手好胡琴,也正因为这音乐上的共同爱好,与传教士安西满结为了生死之交。

传教士安西满

安西满同样是电影虚构的人物,也是电影中最为特殊的一位人物。他是被神父梅甘收养的中国孤儿,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使得天主教成为他唯一崇高的信仰。有着意大利神父梅甘的苦心培养,使得父母双亡、差点饿死的安西满不仅成长为一名神职人员,能说一口掺着河南口音的英语。当饥荒发生时,千百万人背井离乡踏上未知的逃荒路。在《圣经》的指引下,他认为这是主赐予的机会,他要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一样,带着河南人逃出苦难之地,将天主教发扬光大。混合豫剧与弥撒的演唱,正是他心中最佳的传教方式,与瞎鹿自小熟识的安西满,也不断恳求老朋友拉胡琴、捧自己的场,却没想到一片传教的苦心,换来的却是现实的残酷、信仰的崩塌。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