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全国人口比重的13.26%

2011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占全球老年人口的近24%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

进入21世纪,中国的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群不断壮大,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消费产业——养老地产。数据表明,从1999年起,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10%以上,开始进入老龄社会。

2010 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占全国人口比重的13.26%。2011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85亿人 ,占总人口的13.7%,占全球老年人口的近24%,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的扩大也决定了一个群体需求的上升,发展老年产业的潜力也就越来越大。

市场概况

养老地产开发要求高

养老地产的迅速兴起,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由老年人的购买力情况决定的,有购买力且有愿望购买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老年产业的发展是具有结构性的,长期以来,老年人在旅游、护理等市场方面发挥着显著的消费带动作用。养老地产与一般的住宅不同,从建筑设计到装饰都有着严谨的标准,要求适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养老地产门槛比普通住宅高许多,是品质地产和优良管家服务的结合,事无巨细地要求开发商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餐饮服务到日常起居呵护都有妥善的配备。

就目前国内市场来看,一部分的养老地产,基本上还是延续买地、建房、卖房的经营模式,几乎和普通住宅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配备了一些常规的医疗服务。事实上,养老地产这一概念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有了更高的收入,更大的支配权利。于是“买一套房子让自己老了住”成为了老年人普遍的共识。

在此之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两个,一是住养老院、养老公寓,另一个是在家里养老。而这几年逐渐兴起的养老地产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保险机构推出的升级版养老项目,如养老院;二是开发商推出的养老地产项目;三是医疗机构增设的养老服务项目。业内人士认为,养老地产是一个颇具潜力的产业,但是由于目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还需要走过相当漫长的探索之路,相对于普通住宅而言,销售与开发的模式都更为复杂。

前景展望

新模式能否改变现状?

老年人群的壮大,滋生出更多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前景吸引了许多一线企业的目光。让房产企业联系上养老群体,能否改变中国目前养老的普遍状况,形成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

2010年年底,万科高调宣布养老地产已成为旗下业务版图的新分支,同时,保利重点研究养老地产未来发展前景。朗诗地产成立专门的养老地产研究部门,将从单一的房产公司向以绿色建筑技术为核心,包括房地产开发、养老服务、技术输出服务、代建、绿色金融等业务板块组成的一个集团公司。

一线企业的动作表明,他们对养老地产未来前景看好。眼光精准的开发商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在未来的养老地产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养老地产是否能成就新型的养老模式?这取决于养老地产的模式是否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人性化。满足不同家庭环境、收入水平的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未来的老年社区房产是否能采取出租、买卖产权或者直接买断等多重方式进行?配备的医疗机构是否能满足社区老人护理需要……养老地产要求的还有许多,然而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这个产业能够走得更加长远。

专家分析

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养老地产,一个房地产企业追捧,人口老龄化问题催生出的潜在市场。虽然养老地产目前还没正式形成规模效应,却已经被冠以“未来趋势”四个字。“房地产企业更多是在为明天的奶酪做准备。”王志纲工作室西南区总经理张志宇认为,中国人口众多,随之而来的是应世而生的一拨一拨新兴的产业,养老地产正是其中之一。

“但是目前还是处于一种行情、趋势预测的阶段。事实上养老地产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之路。”对于以后的发展,张志宇认为人口老龄化只是养老地产发展的一个基础要素,只有强大的消费群体是不够的。如何解决老年人的支付能力问题,如何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养老地产想要有更加长远的发展,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买房养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有些遥远,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富裕老年人才能享受。在支付模式上,养老地产还需要做到更加多元化。”张志宇的建议是,地产商应该在未来的经营管理中考虑更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比如采取出租、买卖产权或者直接买断等多重方式进行,这样覆盖的老年人消费群体也将会更加广阔,让养老地产不成为“小众消费”产业。

“其次,开发商自身也应该注重服务能力的提高,在过去的20年当中,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很多人还不理解子女将老年人送到养老机构的做法。但是现在,这样的观念已经得以改变。在养老地产得到认可的条件下,加强服务能力是保证这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