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7日召开的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李克作《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他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务院就于11月17日以国函【2012】194号正式批复了《规划》,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河南省推进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阶段。 (据新华社)
范围涉及5省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
从中原经济区概念的提出,到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最终有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被纳入。
至此,中原经济区具体范围有了“定论”——河南全境,安徽省的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的东平县,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
根据《规划》,这一区域面积达28.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约1.79亿。
《规划》还提出,中原经济区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并从交通区位、粮食生产、产业基础、市场潜力和文化底蕴5个方面,阐述了其发展优势。这样一来,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中原经济区都位居全国经济区前列。
“中原经济区”客观存在,如今有了新解
2010年10月,卢展工接见香港媒体赴河南“中原经济区”集中采访团,谈到“中原经济区”时曾说,“中原”是与生俱来的,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中原经济区”严格来讲不是个新概念。
随着改革开放进展,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河南提出“中原崛起”概念。“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的延伸和深化。
什么是中原经济区呢?简单地说,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以经济为主干,包括周边若干区域,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等重要领域,具有鲜明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又相对独立于其他经济区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无论从历史演进角度,还是从现实经济联系的实际看,“中原经济区”都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它地处中国的腹地,与“环渤海”、“长三角”、“海西”、“珠三角”等经济区遥相呼应。
不仅如此,卢展工还把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优势概括为“12势”——中之势、根之势、正之势、和之势、人之势、物之势、文之势、农之势、工之势、城之势、为之势、力之势。中原经济区将让河南之势“势不可当”。最终,今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
以郑州为中心构筑“米”字型重点开发带
27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作了《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规划》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着眼推动中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促进河南省与周边地区互动联动,提出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空间格局。”
这里的“一核”就是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会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四轴”,就是壮大沿陇海发展轴、京广发展轴,培育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和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重点开发带。
“两带”就是培育壮大沿邯(郸)长(治)—邯(郸)济(源)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
因为《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郑州至万州、至徐州、至济南、至太原、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再加上京广高铁以及郑西高铁,恰好在河南省形成“米”字型高铁路网。
其实,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四轴”经济发展带,将主要是沿“米”字型高铁线路为骨架来构筑的。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成“航空都市”
目前,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规划》。但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战略突破口在哪里?
其实,这在今年8月已经有了答案。当时,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组成的调研组莅临河南,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进行考察调研。
当时,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在讲话中说,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不仅需要统筹规划,更需要选择一个战略突破口,为整个区域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引领、带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梯次展开。
如何选择这个战略突破口?
围绕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发挥河南交通区位优势和航空运输的带动作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构想,目的是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尽快上升到国家层面。
今年7月,省政府联合中国民航总局向国务院报送了请示。
27日,李克介绍,国务院已正式同意规划建设综合实验区,河南省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编制总体发展规划。“为突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作用,《规划》安排专门一节对实验区建设进行表述,明确提出要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区经济集聚区,成为生态、智慧、和谐宜居的现代航空都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