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继疆

初冬的一天,固始县武庙集镇黄岭村村民邱炳华抱着自己不到10个月大的儿子上了屋后的深山,开始了一天的农活。56岁老来得子,又是一个“龙宝宝”,按当地俗话,老邱这是“龙年结了一个秋葫芦”,本是一件大喜事,但老邱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爱人有残疾,平时生活都难以自理,更别提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只能自己在做农活的时候带着孩子,又当爹又当妈;家里的泥坯房子也是年久失修、四处漏风。如今孩子快一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却拿不出钱来给孩子买奶粉增加营养。”

黄岭村村支书左金国得知此事后,联系村里党员以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组成了一支爱心团队,连《固始早报》通讯员朱久泽也加入了其中。11月6日一早,爱心团队走进深山,将表达爱心的善款送到了邱炳华手里。接过善款后,老邱十分感动地说:“谢谢左书记,谢谢大家。”左金国拍着老邱的肩膀说:“虽然钱不多,但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以后生活上要是再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找我或找村里,都会想办法解决的。”

走在下山的路上,左金国告诉记者,由于地处深山,黄岭村以前经济不发达,外村人也不太愿意嫁进来,邱炳华40多岁才娶到媳妇,而且家里也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卖山货维持生计,结婚十来年,以前的俩孩子都夭折了。村文书张建华告诉记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这里群山环绕,交通闭塞,离最近的镇还有15公里,村民出行完全靠肩挑手提。老人们、娃娃们因体力不支,行走只能沿山攀爬。那时候赶集全靠两条腿,往返就得一天。“山上的黄岭村小学是当时市领导主抓的项目,但就是因为山路太崎岖了,市里的司机们都不敢开车上山,还需要我们这些老司机来带路。”在武庙集镇上开着一家鞋店的熊林告诉记者。为了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搞活乡村经济,帮民致富,左金国带领村民架桥修路、挖荒山,开辟了从杨岭头至高台子长达5.5公里的主要运输通道,以及通往罗家冲等居民村庄的3条分支道路。“这漫山遍野的毛竹都是宝,不过,我们现在都还只能是卖原料,附加值低,收入也上不去。要是能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做好竹产品的深加工,那样才能真正让村民得到实惠。”左金国说,“归根到底,还是要继续修路,只有交通搞好了,山货才能运出去,外面的人才能走进来,才能带来人气和财气。”

位于固始县武庙集镇最南端的黄岭村,南部与安徽金寨县相邻,平均海拔800余米,13个村民组全部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是一个典型的深山村,也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由于全村大部分为山地,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尤其是高品质的云雾茶种植。为了发展村里经济,左金国没少下功夫。从1990年至2000年,在这十年间,村里先后开垦种植了4000余亩生态茶园。其中大别山茶园、千峰茶园就见证着富民工程业绩。“只因栽种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只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赢得民心,招来人气、财气。这不?‘河南大红堂有限公司’、‘固始黄岭茶叶合作社’这两大经济标杆,不就落脚黄岭村吗?”茶场老板杨守谦很有感慨地说。如今,除了春茶以外,由河南大红堂有限公司开发的秋茶品牌“秋老白”作为黄岭独有招牌,已经成功登陆郑州百城茶叶市场。发展茶产业,对于黄岭村而言,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产业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开辟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新路子,对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为左金国和他的团队对村民邱炳华进行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