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不容浮躁盲动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对当今世界格局、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准确把握。

环顾世界,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水土不服,破而不立。经济停滞、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仅损耗国家实力,甚至扼杀对未来的憧憬。一系列反面教材告诫我们,政治体制事关安危存亡,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浮躁和盲动。

需要看到的是,一些西方国家仍在固守“制度性傲慢与偏见”,为推行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对他国政治体制乱贴标签,妄加非议,甚至直接干涉。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压力,发展中国家需要足够的定力,更需要办好自己的事情。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拥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钟声)

改革在利益博弈中求取公平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发民众的热议与期待。报告中另一个同样引人注意的热点则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改革要实现人民利益,要激发前进的动力,就必须突破樊篱。但这种突破不可能采取暴风骤雨式的办法,而是要善于利益博弈。这种博弈不能仅靠“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还要靠“求取最大公约数”的智慧。无疑,这是对改革者的更大考验。

面对利益博弈,还需要一个基本的价值观,这就是公平。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但改革本身即有一个公平性问题。只有不受各利益主体的左右,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改革才能赢得人心。公平,正是报告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

利益博弈体现在改革的方法上,则是做到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往往是由于决策不科学、措施不协调造成的,脑袋一热即决策,管窥问题即决策,改革就容易出现谁都不满意的局面。今年“十一”长假高速免费,出行时严重拥堵、回程时基本通畅,即显示了这项惠民政策向科学性、协调性转变的过程。今天我们强调改革的智慧,这种科学性、协调性也是题中之义。(摘自《京华时报》,作者:吴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