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辉:

“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纸上;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记得很久之前,就看到过这句描写新闻记者工作状态的话,那时并不能完全读懂,直到如今做了一名新闻记者之后,才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含义。

每天,当我走进报社大楼的时候,当我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时候,当我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时候,我都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新闻记者,忠实记录历史,把握时代脉搏,这是我的使命;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捕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这是我的职责。

吴楠:

不知不觉中,做记者已经四个月了,转眼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记者节。

刚来时,因为不会写新闻稿、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我度过了一段极度纠结而又郁闷的日子。所幸,这段日子并不长,在老记者们的指导下,渐渐地摸索出了门道,也找到了记者这个职业的乐趣所在。因为这个特殊的职业,我会跟同事骑车去信阳的大街小巷转悠,我们俗称“扫街”,这也是老记者们传授的经验,一方面可以发现新闻线索,一方面也能够更加快速地了解信阳这座城。对于这样的“扫街”,我们是乐此不疲。

马依钒: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个记者节。

四个月的记者工作不仅让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感动。报晓新村的毛阿姨看到《空巢老人心巢满》这篇文章后,晚上10时,还给我发了条短信,鼓励我继续努力。其实当晚我看到毛阿姨的短信时,已经将近12时了,那一瞬间心里真是充满了感谢之情,没有多想当即就回复了一条信息给她,现在看来是少了些周全。如果那条短信扰到了睡梦中的毛阿姨,那我在这儿向您道歉啦!

周亚涛:

报纸上看似简单的一条消息,却需要花费记者很多心血去写就。先要寻找新闻线索、采访查找资料,接着要时刻考虑着稿子的内容和写法。稿子写不出来更是饭不思茶不想,睡不好觉,压力是很大的。但这份工作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给了我们前行奋斗的信念。雄关漫漫、道路悠悠,我将一步步努力前行。

李秋艳:

新闻就是一个城市今天与昨天比,现在与过去比的变化,而记者的职责就是在每一次走街串巷时都试图去发现并记录这些变化。

从“三省媒体联动”到“院士信阳行”,从市政建设到百姓衣食住行,从孝感动天的孝子李学奎到真实版“爱情天梯”的夫妻患难与共的于生和夫妇……采访本随着时间的跳跃一页一页地翻过,阅历这个对于一个年轻记者最欠缺的东西也开始在日复一日奔跑的脚步中渐渐堆积。

李贝贝:

7月时我来到信阳,做见习记者已经四个月了,迎来了第一个记者节,跟自己息息相关的节日,有一丝快乐,更多的是惶恐,怕自己担不起“道义”,著不了文章。找线索,报选题,做采访,每一步都没那么容易。时常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很多事情都还做不好。做记者,不单单是找新闻,更关心的应该是真相。我们都是社会发展的大浪潮中的小浪花,或许只有那么一个转瞬的灿烂。但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拥有了,就要珍惜。

刘方:

11月8日,是我的第一个记者节。从大学时学习新闻专业关于记者大笔如椽为“无冕之王”的美好憧憬,到现在洗尽铅华真正踏入记者这一行业,我愈发感受到记者这份职业的崇高与神圣,担当与责任。

虽然从今年7月才拿起采访本,在新闻行业里还没有自己真正能拿出手的作品,但我内心笃定踏入记者行业于我的人生是一种转变与转折,我走向社会,贴近市民,开始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在收获成长的同时,也收获了颇多的苦于甜,但苦在身上,甜在心中。

王洋:

前几天采访的甘子政老先生,已经89岁高龄了,但他和老伴用一曲高亢激昂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征服了所有评委,荣获信阳市“十佳健康老人”称号,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在用心歌唱。老先生是共和国的奠基者之一,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功赫赫,至今身上尚留有十多处战争的伤痕。在将近半天的采访中,虽已89岁的老先生,讲起抗战的经历,依然是中气十足、铿锵有力,让我和同伴真正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第二天,当老先生的故事被刊发时,我们完全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中。做记者的美好,就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继疆:

今年的记者节又到了,拿着相机,敲着键盘,在记者岗位上摸爬滚打的我不禁感慨万千。记者这一称谓在许多人眼中充满着神圣,“无冕之王”是人们给我们的赞誉,更多的是对我们的鞭策。但是,要想当一名好记者,真正对得起记者这一称谓却又是很难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对记者职业的最高写照。记者工作性质就决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碰上形形色色的人,当路见不平,记者应有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的豪气;当面对黑暗,记者应不畏强权,敢于揭露。记者只有讲真话报实情,勇于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这也是对记者职业道德和操守的一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