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勤正在种植芹菜苗。 |
信阳消息(见习记者 马依钒 刘 方)秋季蔬菜新鲜上市,但是蔬菜价格一路走低,很多菜农正面临着丰产不丰收的困境。低价和滞销甚至让不少菜农一年的辛苦化作乌有。
多种蔬菜价格走低
最近,很多市民发现菜价降低了,多种蔬菜相比往年同期便宜了不少。记者走访多处蔬菜市场发现,白菜、萝卜等蔬菜一元钱能买好几斤。
据市商务局“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主任兰勇介绍,我市菜价持续走低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由于目前蔬菜供应充足,后期价格也难以明显上涨。浉河区商务局最新发布的上周浉河区生活必需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蔬菜平均零售价为3.80元/公斤,较前周下跌5.9%。其中,大白菜、芹菜、包菜、萝卜、菠菜、西兰花、生菜、辣椒、黄瓜等11种蔬菜价格下跌,跌幅在2.2%~21.5%之间,预计后期蔬菜价格将进一步回落。
供过于求是下跌主因
浉河区五星办事处琵琶山村是我市近郊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据琵琶山农业科技协会的理事长管仁芳介绍,近期蔬菜价格下跌主要是受秋季蔬菜集中上市以及外地蔬菜大量涌入信阳市场等原因造成的。
蔬菜生长最喜光照充足的天气。近日,我市天气持续晴好,阴雨天气较少,几乎每户菜农都迎来了蔬菜丰产。秋季蔬菜品种丰富,近期众多蔬菜上市。除了四季常有的品种之外,白菜、萝卜、芹菜等也迎来了一年的旺季。
近年,国家大力扶植“菜篮子”工程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多种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可以享受免收通行费的优惠政策,这大大降低了蔬菜运输的成本。因此,外地蔬菜大量涌入,冲击了我市的蔬菜市场。每当遇到雨雪天气,外地蔬菜运不到时,本地蔬菜价格还能高一点儿。但是,近期河北、山东等地的低价蔬菜大量涌入本地市场,压低了我市蔬菜价格。
据兰勇介绍,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也是导致蔬菜价格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过去,市民买菜都是一次大量购买,现在随着蔬菜市场的发展以及市民对新鲜蔬菜的高要求,使得购买次数增加、每次的购买量在减小,“蔬菜价格几乎每天都不一样”。
种菜风险逐年加大
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降低菜农的损失,如加强菜价监控、在网上推介本地蔬菜等。可是,这些措施很难挽回“菜贱伤农”的局面。
据了解,我市近郊菜农的种植选择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当季选择种植哪类蔬菜全凭以往的种植习惯和经验,忽视种植时间差,很少对市场供求作出分析和预测。因此,扎堆种植、同类蔬菜蜂拥上市、蔬菜价格波动如“过山车”一般的情况时有发生。
杨中勤是琵琶山村的菜农。记者采访的时候,她正在自家的菜地里种植芹菜苗,她告诉记者上一茬芹菜刚刚收获,价格没有预想中的好。但是下一季她还是选择了种植芹菜,“芹菜种惯了,不想种其他的了”。谈到两个多月后这茬儿新成熟的芹菜价格时,杨中勤说:“价格这个事儿我们掌握不了,听天由命吧。”
管仁芳认为,市场调节机制可以拯救市场,却很难拯救菜农。而且随着人工、肥料等各项成本的上涨,蔬菜种植的风险在逐年加大。“‘市场’这两个字太复杂了,往小了说,有市里省里的;往大了说,又有全国的。就目前来看,依靠市场调节机制指导本地菜农的蔬菜种植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