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共“三大”纪念馆展出多件文物、油画像、复原场景、会址沙盘和大量历史图片共300多件。图为高仿真硅胶像还原的中央执委会现场。

广州这座以“英雄花”(木棉花)为市花的城市,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曾藏龙卧虎、英雄遍地。这座城市也曾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中共于1923年在此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促成国共第一次握手,国民党在军事上创办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国出现了大革命的高潮。中共三大也因此成为中共党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党代会之一。

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十月的羊城桂花飘香。中新社记者穿过市区东山口一片既借鉴欧美建筑风格、又糅合广东传统民居特点的民国初年建筑群之后,来到中共三大会址所在地,从中寻觅闪烁在历史烟云中的昔日光影。

而在当年举行中共三大的恤孤院路3号旧址上,却是一片空地,空地南端矗立着一方褚红大理石墙垛,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和“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字样。

原来,那一幢容纳了40名中共三大代表们激烈辩论、修改党纲的12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房,于1938年被侵华日军的飞机炸毁而荡然无存。从1958年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来到广州寻找会址算起,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2006年,三大会址和原貌才得以廓清。因众多专家认为在一个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遗址上重建一座仿旧建筑得不偿失,中共中央决定不在原会址仿建小楼,而是对会址实施保护,并在会址旁建设中共三大纪念馆。

引人注目的是会址小广场中央的一块被玻璃覆盖的长方形凹槽,俯视可见数十块斑驳破旧的地砖,加上周围的墙基便是考古部门在后来挖掘旧址时找到的建筑遗迹。

中共三大纪念馆中陈列的相关文献和实物,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历史的脉络。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早在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时就提到了国共合作,不过孙中山对这个建议并不十分积极,后来孙中山同意共产党人在保持自己党籍的同时,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1923年4月底,中共中央迁驻广州筹备三大。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汉卿称,中共三大最大的亮点,就是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提出国共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

记者在当年中共三大会议日程表上发现,全体代表在会议的最后一天,集中前往黄花岗烈士陵园悼念辛亥革命先烈,并在共唱国际歌后宣布大会闭幕。讲解员说:“就是从三大以后,《国际歌》成了中共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一直传唱的歌曲。”

纪念馆里的资料显示,中共三大以后,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发展地方组织。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也在广州召开一大,陈独秀、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被选为代表出席大会,李大钊更是被指定为大会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国民党一大以后,原来只局限于在广东等少数几个省活动的国民党,得益于共产党的帮助,其组织和革命力量得到迅速发展。

纪念馆馆长卜穗文提供给记者的研讨文章则提到国共合作对于国民党报刊业的影响:1924年开始,国民党不只在各重要城市创办了一批《民国日报》和《新民国》、《新建设》等杂志,还派人在香港改组《香江晨报》,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等一些共产党员经常为报纸刊物撰稿。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占善钦在中共三大学术研讨会上曾表示,国共关系是现代中国史上最重要的政党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还与国家的未来前途和命运紧密相关。认真研究中共三大,对当前的国共关系有着诸多的历史启示。

步出纪念馆,三大会址对面的简园映入眼帘,当年,毛泽东常到简园拜访国民党元老谭延闿,与其商谈国共合作事宜。(据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