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只要提起周沛兴院长,无论是该院的离退休职工还是现在的新老员工,都会竖起大拇指。

担任信阳市中心医院院长10年来,周沛兴坚持团结党委一班人,带领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善于管理,科学发展促和谐。在他上任之初,结合医院实际,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并明确各级人员分工和职责划分,科学制订工作计划和措施,在全市医疗机构中做到“五个第一”,即:在全市首家安装了符合国际规范的图文标识牌;在全市首家成立了医疗护理服务站;在全市首家进行护士礼仪和护士商情培训;在全市首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程”;在全市首家实行无假日工作机制,构建了和谐有秩的就诊环境,使病人从门诊到病房,处处都能感受到医护人员体贴入微的人性化关怀。

勇于创新,率先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在全院实行以综合指标为主要环节的综合量化考核制度,奖金分配向高风险、高技术、高强度、高责任的岗位倾斜。奖优罚劣,实行浮动效益工资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设立学历和职称双项津贴;出台《职业风险奖惩决定》等20多个配套方案;增设优质护理服务专项奖励基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敢承风险,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竞聘任用科室领导干部,打破了干部终身制及医院任命制,使用人机制充满活力;启动人才工程,对医院急需的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博士生给予工作、住房、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鼓励职工提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

审时度势,积极拓宽医院发展空间。2002年在医院门诊大楼正在兴建、病房大楼面临重建、财政拨款仅够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的情况下,他以敢成大业的胆识,毅然决定在羊山新区征地230亩,拟建分院。兴建门面房及职工住宅楼,达到回笼资金、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保持医院环境整体规划的三赢效果。另外,医院又投资约1400万元,用于改造旧病房楼的水电、空调、医疗呼叫系统等,并增加病区11个,极大地缓解了老区人民群众“住院难”问题,为医院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严以律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周沛兴和医院党委一班人对医院的重大事项等问题,注重及时向全院职工通报,征求各方意见。在实行药品、设备、基建工程、职工住房分配、干部选拔、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透明公开。由于推行“五个公开”,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自律性,端正了行风,增强了党委的凝聚力和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惜才重才,倾力学科发展和业务创新。医院为培养技术人才,坚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每年由医院出资上百万元选送业务骨干到全国知名医院的特色专科进修深造。此外,医院先后与郑州大学一附院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成立远程会诊中心;与全市10余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签订了联合办院协议,积极下乡开展帮扶和义诊活动。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医院在全省率先建起方便快捷的“新农合”结算直报大厅,并建成省级新农合跨区直报平台,切实为参合农民办事实、办好事。

滴滴汗水化春雨,累累硕果映春晖。在周沛兴和医院党委一班人带领下,信阳市中心医院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医院固定资产由2000年的1亿元增加到目前的近5亿元;业务收入由2000年的年收入65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59亿元;年门诊量突破80万人次大关。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周沛兴个人被授予首届“河南省优秀院长”称号,并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杨 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