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刘 方 周亚涛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给学前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会接受不同意见,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那么,你家的宝宝达到这些要求了吗?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了我市部分家长和幼儿园老师。

坏习惯不能惯

《指南》要求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在市中心某快餐店,记者看到餐厅里有四五位家长正带着孩子吃汉堡、薯条、冰激凌。其中一位家长张女士表示,儿子今年5岁了,三天两头吵着要来吃汉堡,平时在家特别喜欢吃肉,一点青菜都不吃,家里做的每顿饭都以孩子的口味为主,稍不满意孩子就不吃饭了。某幼儿园的张老师说:“幼儿园比较注重孩子的饮食健康,一日三餐再加两顿水果,营养比较均衡。”张老师也表示,很多孩子爱吃零食不爱吃饭的坏习惯都是家长惯出来的,家长真正爱护孩子还是应该帮助孩子健康饮食。

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在关心尊重他人方面,《指南》指出要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很多孩子能清楚知道父母的工作职业,但真正理解父母辛苦的孩子并不多。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不管我下班回来多累,4岁的儿子临睡前总要缠着我讲故事。不会因为妈妈今天上班太辛苦了就自己看故事,不要我讲了。”市民杨女士的女儿今年6岁,是全家的宝贝。杨女士说:“有一次学校教了一首歌《我的好妈妈》,回家后女儿唱给我听,还给我端了一杯茶,又给我捶捶背,问我工作累不累,我当时真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市一幼儿潜能开发中心的胡老师告诉记者:“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关心身边的人,比如告诉孩子妈妈累了,要让妈妈安静休息一会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习方面,《指南》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且可以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市民周先生的儿子已经5岁了,每到周末周先生都带着小家伙到浉河公园游玩。“小孩子对花花草草很感兴趣,喜欢拉着我问为什么有的花是红的而有的是绿的,有时候问的问题我也回答不上来。”市民胡女士说:“女儿今年3岁了,正是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年纪,平时我去超市买菜都会带她一起去,教她认识各种蔬菜、水果,感受各种形状、色彩,通过这种方式要比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印象深刻。”

某幼儿潜能开发中心的胡老师告诉记者:“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能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另外,在学习上要注重培养感性经验,比如在告诉孩子“1+1=2”时,可以用两个苹果作示范,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而不只是了解到简单的概念。”

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

在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面,《指南》指出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市民王女士说,有一次她带女儿下楼玩,碰到一位陌生的阿姨,阿姨说 “宝宝好可爱,这糖给你吃”,女儿立刻接过来了,“教育过好多遍了,但宝宝还是抵挡不住糖的诱惑。”市民周先生说:“我经常教我女儿背诵家庭住址,但是孩子才4岁,只能记住小区名字,记不住在哪个区哪条街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也总是记错。每次带女儿出去时都很小心,提醒她要紧跟着自己,不要随便跑动,在过马路时就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