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老年记者 王进履 刘远凌

日前,记者走进浉河区十三里桥乡肖家庙村农民刘兵创办的金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只见1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工作,一辆大卡车正忙着装车。刘兵对记者说,按目前的销售,产品不愁销,就是资金周转还有些不足。

今年36岁的刘兵是个农民的儿子。因他姊妹多,上不起学,10多岁就到南方打工。打工挣钱不是目的,刘兵的愿望就是通过打工学习技术,积累经验,筹备资金,将来自己返乡办厂。

刘兵善于思考,头脑灵活,打工期间他就不断研究适应环保要求的新技术,变传统的化粪池为环保的化粪罐,解决城镇生活污水问题。

2008年,刘兵从南方返乡。经朋友介绍,他到十三里桥乡环保化粪罐厂工作。进厂不到一年,由于种种原因,原老板辞职不干了,在工人们的举荐下,把懂业务、会管理的刘兵推到了厂长的岗位上。

万事开头难,由于流动资金跟不上、厂子不出名,刘兵办厂当年,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赔了5万多元。然而,他没有灰心,咬着牙坚持把厂子办下去。

刘兵意识到,加强内引外联、拓宽发展领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因此,他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在信阳市附近10多个中小城市建立销售网点,全力推介环保新产品;派出业务骨干到广州、漯河等地学习取经;邀请有关技术人员到公司传经送宝,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金龙建材产品的全面崛起。

刘兵告诉记者,有时货款没有及时到账,他就借钱给工人们发工资,工人辛苦干活,不能欠人家的血汗钱。刘兵诚信善待员工,工人们真心对待公司,因此,公司生产的产品经上级有关部门检测全部合格,去年销售额近300万元。

目前,刘兵正筹划着企业的发展蓝图,让公司发展成为本地环保建材行业的龙头老大,是他的理想和目标。他说,只有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能力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才能鼓起更多农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