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方志
霜降已过,2025年的秋天正悄然走向尾声。对于信阳而言,这个秋天几乎被连绵的阴雨偷走——一个多月里,秋高气爽成了奢侈的想象,天空总是低垂着灰蒙蒙的脸。不过,就在季节即将转身之际,传来了令人欣喜的消息:未来一周,即从10月27日至11月2日,我市将迎来久违的多云到晴天。
这一周,也是秋天留给豫南大地最后的厚赠。
是时候推开紧闭已久的门窗,走进这稍纵即逝的秋光了。让我们登上震雷山、贤山,让脚步带着身体行至微汗,让山林的风带走体内淤积的湿气,让深长的呼吸吐尽心中积纳的浊气。这一个多月的阴郁,需要这样一场透彻的登山来涤荡。
若想看得更远,不妨前往鸡公山。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你会看见大自然正以天空为画布,以林木为颜料,绘出一幅层林尽染的秋景图。那深深浅浅的红、金灿灿的黄、倔强的绿,交织成这个季节最动人的告别式。山间的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生命轮回的静美。
霜降之后的银杏,正进行着一年中最华丽的变身。光山县、新县等县区的银杏林里,叶片已开始泛黄。虽未至全黄,但我们也可以据此感知季节与时光在草木间的无声流淌。
还可以去郝堂,去“豫见江南”,看残荷傲然挺立水中央。那些褪去盛夏华裳的荷枝,以最简练的线条勾勒出生命的骨骼,每一枝都指向天空,仿佛在诉说着:凋零,也可以是另一种圆满。
不过,请务必记得——连续阴雨之后,山石湿滑,苔藓暗生。沉醉秋色时,请远离悬崖边缘,每一步都要踏得稳当。
秋天不会为谁停留,但这一周的少雨天气,足够我们去收藏差点失去的秋之记忆。在冬天叩门之前,让我们与信阳的秋天,好好道个别吧。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