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凯
“钩针绕线手要稳,针脚排列需紧密,这样织出的花瓣才立体。”10月23日,在浉河区五星街道河南路社区活动室内,肖辉老师手持针线,向居民演示钩织技法。这场以“指尖传承·邻里共织”为主题的非遗体验活动,吸引了10余名居民参与。大家在针线穿梭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共话邻里温情。
活动现场,彩线在居民指尖翻飞,肖辉老师穿梭其间耐心指导。“老师,我这一步总对不齐怎么办?”居民喻寒琼举着半成品请教。“别急,咱们把钩针角度再调正些。”肖辉俯身示范说。喻寒琼在学习间隙感慨:“以前看到那些精美的钩织作品,总觉得特别难,不敢尝试,今天跟着肖老师一步步学,才发现只要静下心来,我们都能织出漂亮花样!”
活动中,邻里间的温情在不经意间流淌。几位居民自发组成了“互助小组”,你帮我理顺纠缠的线头,我帮你核对复杂的针数,活动室里不时响起欢声笑语。居民王阿姨高高举起完成的第一朵小花,脸上洋溢着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学习钩织,没想到不仅掌握了新技能,还和邻居们聊得这么开心,这手艺学得热闹,心里更是暖乎乎的!”
据了解,此次活动创新采用“文化传承+技能培训+邻里共建”模式,不仅让古老钩织技艺走进日常生活,也为社区妇女开辟了一条居家灵活就业的新途径。一针一线,编织的既是精美工艺品,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可能。
“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既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也让居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社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未来,社区将继续挖掘非遗资源,开展更多特色文化活动,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并探索其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可行路径,使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居民,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