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县逸夫小学 六(6)班 袁紫桐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姨带我们去看电影《南京照相馆》。
8月20日下午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在电影开始前我们买了爆米花和饮料,就为了看电影时既可以饱眼福,又可以饱口福。
可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却忘记了吃喝。两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但我和家人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电影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邮差阿昌为了躲避日军的屠戮,冒名顶替成了吉祥照相馆的学徒,他和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4人,日军翻译官王广海,演员毓秀等人藏身于照相馆中避难。阿昌在日军翻译官王广海的胁迫下为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冲洗底片,意外发现其中藏有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于是,阿昌晚上向老金学冲印技术,然后和大伙谋划如何将底片送出去。最终阿昌在临死之际将底片调包,毓秀藏着日军罪证的胶片,怀抱金家幼子逃出后,联系了外国记者,日军的罪行被揭露,而且这些底片在1946年南京审判战犯法庭上成为“京字第1号证据”,为战犯定罪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日本人逼迫中国人拍“亲善照”,一位母亲怀中的婴儿一直哭个不停,却被日本摄影师嫌太吵,抢过来直接摔死,婴儿的母亲痛不欲生,声嘶力竭地哭喊,最终也被日本人枪杀。而王广海竟然把那个死掉的婴儿抱过来给毓秀,让他们扮演一家三口,配合摄影师拍照,此时阿昌和毓秀被刚才的一幕吓得脸发白。当看到那个死婴额头还流着鲜血时,毓秀的手就一直在抖,日本摄影师让他们夫妻俩笑一笑,可是阿昌和毓秀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
还有一个情节也让我印象深刻,就是那个被毓秀救出来的姓宋的士兵。有一天晚上,阿昌正在冲洗照片,那名士兵进入了冲洗照片的房间,一眼就看到了那张他弟弟被杀死的照片,当时他就像疯了一样把冲洗照片的机器推倒,嘴里喊着:“你还我弟弟,那是我唯一的亲弟弟!”
《南京照相馆》呈现了南京大屠杀那段沉痛的历史。让我感受到国家贫穷落后了就只能任人欺凌、践踏,日本人杀我们中国人就像踩死蚂蚁一样。老百姓真是太悲惨了!而我们今天能够衣食无忧,过着安稳宁静的生活,这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的幸福是无数先烈浴血奋战换来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也要好好学习,掌握先进科技,将来为我们国家的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电影结尾的那句话所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指导老师:肖小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