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罗山县潘新镇:

修渠解民忧 引水润农田


本报讯(李化文)近日,罗山县潘新镇李堂村沟渠维修工程顺利完工,433米崭新的灌溉沟渠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陡山村大部分村民小组及李堂村3个村民小组的灌溉难题,惠及1000余亩水稻田,为粮食丰产丰收筑牢水利根基。​

“以前沟渠淤塞严重,一到灌溉期就‘卡脖子’,水流不畅导致地块浇不透,亩产能差上百斤。”陡山村村民陈庆伦看着清澈的渠水涌入稻田,难掩喜悦。据悉,该区域沟渠因年久失修,存在多处塌陷、渗漏问题,每逢水稻生长关键期,灌溉效率低下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痛点”。​

据悉,潘新镇党委、政府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摸排,将沟渠维修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统筹村级公益事业经费,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组织施工队伍对沟渠进行清淤疏浚、边坡硬化、涵管铺设,同步完善灌溉配套设施,确保水流“通、畅、稳”。​

在施工过程中,镇村干部全程跟进监督,邀请村民代表参与质量把关,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土地流转、物料运输等问题,保障工程如期竣工。“这条渠不仅能灌溉,还能排涝,以后种粮心里更有底了。”李堂村种粮大户丁明贵算了一笔账,沟渠修好后,灌溉成本降低近两成,预计每亩增产15公斤以上。​

此次沟渠维修工程的实施,是潘新镇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潘新镇将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排查辖区内水利设施隐患,分步推进中小型灌区改造、末级渠系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该镇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