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黎明
近日,一则跨越74年的寻亲故事在固始县画上了圆满句号,在热心网友、固始县检察院以及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共同努力下,长眠于云南省腾冲市革命烈士陵园的李忠华烈士,终于和他在固始县胡族铺镇三角店村的亲人“重逢”。
“70多年过去了,感谢你们帮我找到了我叔叔的详细信息,他终于可以长眠了。”三角店村村民李照红对回访的检察官翁施展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激动地说。
今年清明节前夕,热心网友向固始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提供了一条烈士寻家的视频线索。视频显示,腾冲市革命烈士陵园内安葬的李忠华烈士,1921年出生于河南固始县戴王乡李家村,1949年12月入伍,1951年2月剿匪牺牲。
“为烈士寻亲,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可是我们查了很多资料,固始县并没有戴王乡,烈士生平信息可能存在错误。”承办检察官翁施展说。
翁施展在调查时发现,固始县并无戴王乡,但为烈士寻亲意义重大,不仅是对历史的敬重,更是红色基因传承的关键一环。固始县检察院于3月27日毅然立案调查。
检察官查阅固始县地方县志,并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调取烈士档案,经过层层筛查比对,确认了“李中华”为“李忠华”的曾用名,其家就在固始县胡族铺镇三角店村张营组,牺牲时间应为1949年12月。
今年清明节,检察官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三角店村,找到了李忠华烈士的侄儿李照红。李照红激动地表示,父亲生前常提及叔叔李忠华,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寻找叔叔的下落。
“我们办案并未就此止步,在调查中,还发现固始籍五名烈士安葬陵园的墓碑姓名与地方县志记载存在差别,一名固始籍烈士在固始县志中无记载等问题。”据承办检察官介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4月9日,固始县检察院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完善烈士档案材料,纠正错误信息。
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行动,对五名烈士信息进行核查,与安葬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系,将名字差异确认为曾用名记入档案,并将新增信息告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6月4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检察建议进行了书面回复,整个寻亲与信息完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固始县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无数先烈在此留下热血与生命。此次成功寻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全国人大代表汪荣秀评价:“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完善烈士档案材料,这不仅是对烈士功绩的肯定,也关系到地区革命文化底蕴的挖掘以及烈士后人的祭拜,公共利益得到了切实有效地保护。”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