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裤兜作文 四年级 王铭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5月1日,老师带领着我们从信阳乘坐大巴车,经两个多小时到了李白的故里——安陆白兆山。
一路上,我兴奋无比,对这次研学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迫切地想早点儿到达诗仙李白生活了10年的地方。
终于到了,我飞奔到景区大门,它采用仿唐式的设计,都是木制结构,青色的门楼既古朴又典雅,“李白故里”几个大字尤其显眼。
穿过大门,我们来了石桌和一排排大树下,穿好唐装,戴好帽子,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开笔礼仪式。然后,我们沿着石级而上,来到了安陆李白纪念馆。里面陈列着陶器、古剑、仿唐装等,墙上都是关于李白生平的介绍。通过导游的解读,我了解到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这里娶妻生子。10年期间,李白以安陆为中心漫游天下,度过了27岁至37岁人生黄金岁月,磨砺了豪放俊逸的诗风,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确立了非凡的人生理想,创作了《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二百余篇诗文作品。
然后,老师带领我们参加了折扇活动。老师讲解完折扇文化后,我们在折扇上作画,我的绿竹图还获得了老师的赞赏,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吃过午饭,休息了半个小时,大家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笔陡的柏油路,来到了白兆山主峰。白兆山只有380米,山势并不陡峭,石阶还算平缓。我们边走边看,石阶旁,有若隐若现的小溪,溪边草木茂密,山风不时从林中吹来,感觉格外凉爽。
一直沿着石梯上行,爬上211个台阶的云梯,就看到了千年银杏树。它枝繁叶茂,据说是李白亲手种下的。枝条上挂满了红布条,上面是美好的祝福和祈祷。我也在太白庙焚香许愿,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想象着当年李白和三五好友在银杏树下即兴作诗、开怀畅饮,真是惬意啊! 跨过南天门,一直往前,我就看到了10米高的李白雕像。我们在它的前面拍照留念,刹那间,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和李白在白兆山上感受云雾缭绕、花香鸟鸣的美好。
站在山顶向远处眺望,田野、公路、高楼等尽收眼底,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呀!
这次研学游白兆山真是意义非凡,我既增长了见识,又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