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坤侠
晚上,我和老妈在客厅开启“忆苦思甜”模式,聊起她的养老金。多亏党的好政策,老妈年轻时在农村当过几年妇女主任,从去年十月起,每月能领到300多块补助,加上农村老人基础养老金,如今快到500 块。我打趣她:“您也是有养老金的人啦,比我还强呢!”老妈听后,回忆起当妇女主任时的艰苦岁月。
那时农村条件差,到处是土路,出行基本靠两条腿。有时黑灯瞎火开会回来,过沟渠都提心吊胆,生怕掉进水里,心里还惦记着家里的孩子。那时她已有了哥哥,两年后我也出生了。大队干部来劝她继续当干部,可家里活多,孩子没人带,她实在忙不过来,便坚决不干了,大家都觉得她傻。
以前我们这儿是鱼米之乡,雨水多,家里孩子又多,老爸是军人,难得回家。老妈既要挣工分,又要带两个娃。我小时候没人照看,常泡在水塘玩泥巴,患上严重哮喘,阴雨天尤其严重。老妈四处求偏方,用农村土法,找马蜂窝扣出蜂蛹煎给我吃。也不知是偏方管用,还是长大体质变强,上小学后我哮喘渐渐好了。现在才知道,蜂蛹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
老妈虽没继续当干部,但她觉得“当干部是为乡亲们,不当就把自家日子过好”,这是共产党教咱的本分。不过,她眼里藏着遗憾,念叨自己上学时间短、识字少。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老妈作为家里老大能上学已属不易。
如今时代变了,女孩子读书读到博士都不稀奇。我大胆假设:“要是你晚点结婚生子,会不会当更大的干部?”老妈笑了:“当啥干部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日子好过了。你看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晚上路灯亮堂堂,生病有医保,老了有养老金,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老妈“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衷心感谢新中国和共产党。她年轻时为村里妇女工作奔波,老了还能领退休金。虽说钱不多,但她真切感受到,当年田埂上摸黑走的路、沟渠边担的心都没白费,党和国家从没忘记基层劳动者。
如今看着老妈每月按时领养老金,坐在宽敞客厅看电视,我就想起她当年走夜路的样子。时代变了,但党对老百姓的牵挂不变,像老妈这样的普通人,在岁月里踏实生活的底气也不变。这份底气藏在她的养老金里,更藏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子里。
从老妈的故事里,我看到了过去农村生活的艰辛,也看到了如今生活的巨大改善。党的政策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无数普通百姓的生活。它让曾经的艰难困苦成为回忆,让幸福和安稳成为当下的日常。我们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感恩党和国家,同时也要像老妈一样,在自己的生活中踏实努力,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承载着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希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