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第七中学 北斗星文学社 夏鸿飞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言:“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正是一部不断突破自我、开拓新境的壮丽史诗。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打磨到现代科技的量子计算,每一次文明的跃升都镌刻着突破的印记。突破,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
突破是通向卓越的必由之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穷尽三十载光阴,踏遍千山万水,终成《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巨著。他在序言中写道:“虽命医书,实赅物理。”这种突破传统医籍局限的远见卓识,使其著作光耀千古。放眼世界,爱因斯坦突破牛顿力学的桎梏,用相对论重塑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袁隆平院士突破水稻产量的极限,用杂交技术养活亿万人口。正如北宋思想家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真正的突破永远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
突破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与滴水穿石的恒心。突破是一种艰难的蜕变,就像破茧而出的过程,度过了艰难的努力,才能临风起舞。曾国藩以极强的毅力,终日苦读,积极进取,功不唐捐,成就卓然。敦煌研究院的樊锦诗院长,从青春韶华到白发苍苍,五十余年坚守大漠,用数字化技术突破文物保护的传统模式。她曾说:“敦煌是我的生命,保护她是我的使命。”这种矢志不渝的坚守,正是突破者的精神底色。而华为公司面对技术封锁,毅然启动“鸿蒙”系统的研发,用自主创新突破芯片困局,彰显了中国企业的硬核担当。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唯有兼具勇气与毅力的突破,方能开辟新天。
突破是永不停歇的攀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应当坚守突破永无止境,一步步开创更好的未来。画家齐白石一生中有四次画风变革,每一次突破都让他提升自我,纵然到了花甲之年,也不放弃突破。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追求“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艺术突破,终成书圣。钱学森晚年仍致力于系统科学的研究,不断突破学术边界。现代航天事业更是如此,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中国航天人用一次次突破诠释着“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这些实践告诉我们,突破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我们青少年更应培养突破精神。既要像北斗团队那样“把每一颗螺丝钉都做到极致”,又要具备“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胆识。在课堂中突破思维定式,在实验室里突破技术瓶颈,让青春在突破中绽放绚丽之花。
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突破的脚步永不停歇。让我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以坚强的毅力与勇气获得突破,以坚实的态度与步伐向前迈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不断突破自我、超越极限,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壮美华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